ONE冠军赛中国区总裁李颖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图/ONE中国办公室

2011年,ONE冠军赛在新加坡正式启动首场MMA(综合格斗)比赛,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体育IP。2021年6月,尼尔森数据报告显示,ONE冠军赛的收视率及互动率跻身全球十大体育赛事榜单,创立仅十年就与一些全球知名赛事联盟不相上下。
 
2014年,ONE冠军赛首次在中国办赛;此后四年,每年至少在中国举办两场比赛,并于2016年设立中国办公室。一年多前,李颖正式出任ONE中国区总裁。日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李颖畅谈了在搏击运动领域打拼的收获与期待。
 
“ONE:X盛典”中国选手唐凯在比赛中。  料图/ONE中国办公室

战略
本土赛事暂停及时转向发力线上
 
疫情前,ONE冠军赛平均每年都要举办40场以上的比赛。这项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赛事,迅速通过网络平台赢得广泛关注。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ONE冠军赛同样围绕着赛事在核心城市落地,在多个电视台和视频平台同步直播/转播。
 
经过之前五年的铺垫,目前有近十家电视台有ONE冠军赛转播,一线城市均有覆盖。互联网端,除了与长视频平台达成赛事版权协议,今年还与两大短视频平台合作,开设直播以及短视频内容业务。今年3月26日的“ONE:X盛典”在其中一个短视频平台的观看人数达127.8万,互动数据超38.4万。
 
2020年后,ONE的国际赛事因疫情暂停,但商务拓展没有停滞。李颖介绍,受疫情影响ONE的国际赛事无法进入中国,国内搏击赛事数量也锐减,她带领团队及时调整策略,主攻赛事和运动员动态等信息的线上传播。“我们生产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内容,包括比赛精彩片段、选手背后故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精神、大众健身潮流,在年轻人中间推广搏击运动。”
 
商务领域,ONE中国区与国产头部运动品牌合作推出授权商品,并与时尚、食品等领域知名品牌展开跨界营销。此外,在当地政策允许的情况下,ONE中国办公室也组织过线下的观战派对,让搏击运动更加深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ONE冠军赛在国内各平台的粉丝数量从两百多万增长到近七百万。李颖希望,到今年底,这一数据突破千万。
 
《飒!武力全开》为中国搏击运动员提供了实战平台。  资料图/ONE中国办公室

态度
对搏击在中国的前景有信心
 
李颖担任ONE中国区总裁已满一年。加入这个新兴体育IP,她与ONE共同经历了快速成长,并对搏击运动在中国的前景很有信心,期待在大环境向好以后,借助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回归,扩展ONE在中国体育产业的营销版图。
 
在国际赛事无法进入的情况下,ONE仍尽最大努力在中国举办了《寻英之旅》等本土选拔赛,去年与卫视及网络平台合作推出国内首档搏击类专业赛事真人秀《飒!武力全开》,为中国搏击运动员提供更多实战的平台,保持竞技水平。
 
未来国际赛事回归后,李颖计划将ONE的赛事国际统一标准在中国搏击行业推行,包括场地、设施、装备,再到对运动员健康测评,比如要求运动员赛前体内含水量达标,杜绝过度脱水减重对身体的影响。她还希望能在国内推行联赛,以统一的竞赛规则、模式和俱乐部准入制度,引领本土搏击赛事。
 
ONE目前与50家国内搏击俱乐部达成合作,提供比赛平台,以及更好的运动员培养渠道。李颖表示,这条路会坚定走下去,增加合作俱乐部数量,发掘更多潜力运动员。
 
在营销层面,ONE将进一步扩展商业合作伙伴,与赞助商共同探讨新的营销模式,如何将运动、休闲娱乐和消费整合到一个生态闭环中,达到双赢。在李颖看来,大数据时代的目标受众被更精准定位,一块大蛋糕被切得很碎,对ONE这样的新兴体育IP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挑战是我们是否能迅速反应,通过与平台合作,精准定位人群;机会则是大IP转向比较难,ONE作为成长中的IP,在转型期率先抢滩成功,抓住目标人群的眼球。”
 
方向
女性参与赋予搏击更大魅力
 
李颖是ONE冠军赛首位中国籍高管,此前在迪士尼、NBA等全球领军企业担任过要职,从业经验横跨影视娱乐、职业体育联盟,拥有丰富的相关行业运作成功经验。这位中国区首位女性总裁上任伊始,ONE冠军赛就宣布了9月3日开启的全球首场全女性阵容赛事——ONE:巾帼英雄。两位中国女将综合格斗世界冠军熊竞楠,以及中国唯一入围原子量级世界八人挑战赛的选手孟博出战。
 
不少人的眼中,搏击运动充满雄性荷尔蒙,而近年来女性力量的注入,赋予这项运动更大魅力。
 
作为管理者,李颖并不过多强调女性身份,而是专注于带领好团队,将ONE的品牌价值最大化,“忘了性别才能做得更好。”
 
李颖更想做的是让更多女性参与到搏击运动中。她长年坚持体育锻炼,跑步、游泳、高尔夫、马术等项目广泛参与。去年加入ONE后,真正开始了解搏击运动,被巨大的卡路里消耗震撼,“很多女性几乎大半辈子都在减脂塑形的路上,所以我一下就喜欢上了。”随着训练频次增加,她感受到了搏击运动对减压和激发正能量的帮助。而最大的收获还要数这一类近距离对抗项目对内心的塑造,“练搏击能让我们更自信,也更自律。在面对生活上的困难与挫折时更从容,甚至极端情况下遇到危险时能够镇定情绪。因为经受过对抗,所以不会那么慌乱,能做出更理智、更有利于自我保护的判断。”
 
李颖鼓励女性加入这一行列,甚至冲击更高的职业目标,“将女性身上自带的时尚、健康、自信、飒等搏击文化符号传递给大众,进一步引领运动潮流。”
 
新京报记者 刘晨
编辑 韩双明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