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组赴江苏淮安、镇江及南京溧水区、江宁区一线指导抗旱救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带领玉米、水稻、植保、农机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高温干旱给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并现场指导抗旱保收技术。

 

这已是专家组深入田间的第三天。据了解,南方旱情出现以后,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向湖北、贵州、河南、江苏等多省分别派出科技小分队,进入秋粮生产一线进行抗旱保收技术指导。江苏科技小分队8月19日接到上级通知,立即协调作科所、植保所、水稻所、南农机所和院机关部门联合组成专家组,下午前往南京会合,开展旱情热害生产调研指导。

 

钱前院士(中)在水稻田中调研。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7月开始不断

 

8月22日上午10点左右,南京市溧水区毛公铺附近的一片稻田中,水汽不断蒸腾,站在田埂上热浪逼人。7月中旬以来,这里一直没有有效降雨,持续的高温,给水稻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8月22日,南京市溧水区一处高标准农田旁边,用来灌溉的小水库中的水量已经很少。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稻田是当地种粮大户沈明头的地,沈明头介绍,他今年种了2000多亩水稻,都是高标准混农田,基本上都是中粳晚熟的品种,目前正在孕穗期,即将抽穗扬花,正处在关键时刻。沈明头说,7月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为2000多亩稻田轮流灌水,而在正常年份,一个月只要灌一两次就成。

 

站在地头,钱前院士和沈明头聊了很久。钱前说,高标准农田优良的水利设施,给抗旱带来了便利的条件。这也是沈明头的水稻在持续高温中能够抗旱保收的重要基础之一,此外,沈明头选择的晚熟品种,有效避开高温对授粉的影响,也是降低损失的原因之一。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副研究员肖永贵(右)和种植大户沈明头(左)交流。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江苏是我国水稻产量最高的省份,预计水稻种植面积约3330万亩。当地农业管理部门介绍,今年年中,当地就开始为抗旱做准备,全省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多部门联动调水抗旱。到目前,仅省级的调水资金投入,就超过1亿元,各县市同样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抗旱保收。

 

钱前表示,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发展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在抵御和应对极端天气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水稻育种成果显著,育成了丰富多样的品种,为水稻的稳产丰产奠定了基础,如沈明头种植的南粳46,即是一种优良的晚熟品种。

 

88岁茶农从未遇过如此大旱

 

在溧水区严景万茶厂,88岁的严景万说,他从未遇到过今年这样的旱情。严景万种了50多年茶,如今主要种植一种当地的老品种——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新品种龙井43。采摘的茶叶,通过特殊的工艺,加工成当地知名的雨花茶。

 

今年入夏以来,旱情给茶厂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记者看到,在严景万的种植基地中,部分高坡的茶树枝叶已经干枯,混在绿色的茶树中,格外显眼。严景万告诉记者,明年春天的茶叶采收或将受到影响。

 

在种植基地,钱前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组、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的农业干部调研了解到,入暑以来,当地通过各种方式抗旱保收,仅用于调水的临时泵,就增加了500多个。旱情发生以来,种植户也通过各种办法浇水抗旱。严景万介绍,茶园采用了滴管补水等多项措施,保住了大部分茶树,将高温影响降到最低。

 

在镇江、淮安等地,丘陵地区的乡镇受干旱影响较大,包括早熟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大豆、葡萄、茶树等经济作物。

 

盱眙县沿河村石明强的玉米地里,连续高温使得玉米授粉不足,部分玉米出现明显缺粒。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在玉米的抽穗期,高温可能导致授粉不足,玉米出现缺粒情况,在及时补水同时,也可以采取喷施叶面肥等措施,尽可能让现有的玉米粒变得更加饱满,减少损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如说。

 

洪泽湖边稻田多补了五次水

 

8月21日,江苏盱眙县洪泽湖,水面下降后,露出大片湖底。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在盱眙县,洪泽湖边上的洪湖村,也面临着高温的威胁。洪湖村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大约有15000亩耕地,其中大部分都是稻虾共生的模式。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洪泽湖水位不断下降。村干部告诉记者,夏季以来,水面的最边缘,往后退了大约数百米。记者看到,洪泽湖边,大片荷花芦苇生长的地方,已经没有水,裸露的湖底呈现出大片的灰白。

 

8月21日,江苏盱眙县洪泽湖,原本长在水中的荷花,湖底已露出土壤。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水位的下降,让原本引水灌溉的水渠难以通水,洪湖村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请了挖掘机疏通水渠,让洪湖水重新流到田里。

 

盱眙县副县长张远涵告诉记者,盱眙县是农业大县,仅水稻种植就有119万亩左右,当地还盛产优质的小龙虾,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今年入夏以来,盱眙县投入大量力量调水抗旱,其中资金投入已超过1000万元。

 

8月21日,江苏盱眙县洪湖村,抽水抗旱的水泵入水口。渠里调来的水,在高温下迅速蒸发。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在洪湖村,村外的大片稻田中,矗立着几座小房子,这是抽水机所在的泵站。管理抽水机的村民告诉记者,今年五月插秧以来,浇水次数明显比往年更多,“正常年份,到现在也就抽10次左右,今年已经抽了15次。”

 

“高温对水稻的结实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水稻孕穗到扬花的阶段,充分的灌溉,对抗旱、降温都有帮助,提高水稻的结实率。”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唐伟说。

 

科技发展和政策支持助力抗旱保收

 

江苏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秋粮生产的重要地区,预计秋粮种植面积约4457万亩,在今年的旱情中,水稻、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大多处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肖永贵介绍,在多日调研中,专家组为不同作物制定了针对性的抗旱保收措施,包括增施叶面肥、加强调水补水、强化病虫害防控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闫晓静在田里视察。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此外,高温期间病害发生较少,虫害有零星发生,但未来一段时间,病虫害仍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闫晓静提醒种植户,要注意温度变化带来的病虫害情况变化,积极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治。

 

据介绍,当前江苏农业生产中,在江苏,籼稻和粳稻都有广泛种植,而在此次旱情中,多种中晚熟的品种表现优异。

 

8月22日,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们在南京江宁区一处高标准农田调研。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在南京市江宁区的一处种植基地中,茎秆粗壮、颜色深绿的水稻正处在孕穗期。仔细观察,茎秆上有明显鼓出的地方,说明稻穗正孕育其中。这里是南京农业大学的种植基地,种植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育成的“宁香粳9号”,这是一种中晚熟的优质水稻品种。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介绍,基地里的水稻长势良好,根据目前的亩穗数,再结合往年的穗粒数、千粒重等,今年的亩产预计可以达到1500斤。

 

“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是我们应对极端天气变化的重要基础。”钱前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信心的基础。我们国家在过去不断地发展农业科技、不断地通过政策支持农业的发展,不仅改良了粮食作物品种的高产优质抗旱类型,研究了良种良法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保障了粮食安全,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我们抵御风险的能力。今年的南方旱情,当地人很多年都没有遇到过,但即便如此,我们的高标准农田,抗旱品种等,也让我们有应对的方法和能力,打破了像传统农业时代‘望天收’的局面”。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