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6岁的张佐双进入原北京植物园(现国家植物园北园)工作。他从一个初中毕业的园林工人,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原北京植物园老园长和著名植物园专家。8月27日,张佐双口述史《逐梦——植物园六十年》出版座谈会在国家植物园(北园)举办。书中记录了原北京植物园老中青几代人的奋斗故事和他从事园林工作60年的生动细节。

 

收集植物:著名树木学家曾夜送马褂木

 

1962年,张佐双进入北京植物园工作。据他回忆,20世纪60年代,植物园还是很荒凉的,当时刚栽植了36000棵植物,是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园培育的。他工作的第一个秋天,每天基本就是上山打草,而春天栽树施肥后,则负责值班看管果园。看果园的同时还可以看书,他就反复地看《果树栽培学》。当时植物园条件艰苦,给植物浇水要临时接水管,一根管10多米长,足有150斤重,需要两个人抬着。在植物园老工人师傅的带领下,他和一帮年轻人勤勤恳恳工作,在果树试验区当了10年技术工人。

 

8月27日,张佐双在《逐梦——植物园六十年》出版座谈会上发言。陈雨 摄


1973年,他被调到绿化室做技术员,开始参与植物园的植物收集工作。他记得,1975年的一个晚上,在南京林学院招待所整理资料时,突然有一位朴实的长者登门来找他们。原来这位访客是国内著名树木学家叶培忠。叶老称,他用中华马褂木和北美马褂木杂交出一种马褂木,这个树种在南京表现很好,北京植物园如果愿意试试,可以送给他们10棵。马褂木又称鹅掌楸,为高大乔木,因其树叶形似马褂而得名,秋天叶子变成金黄色,整棵树像一座金塔。“后来,我们把马褂木运回北京植物园进行了实验,现在已经长得十分高大。”

 

建专类园:从菏泽收集牡丹,消毒防范病虫害

 

1975年11月,张佐双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了大学,学习绿化和果树专业。此后又到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进修了两年。回到原北京植物园后,他分管植物保护工作。

 

在工作中,他发现元宝枫被一种害虫严重危害,咨询了很多专家,但大家表示都没见过。于是,他们向北京市科委申请了课题。随后,张佐双和北京林业大学周章义老师一起研究了三年,终于摸清了这种害虫的特点,研究出了针对它的防治方法。“于是,我的第一个科研课题——元宝枫细蛾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获得了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这也是北京植物园获得的第一个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1983年,在植物园做了10年工人和10年技术员的张佐双破格就任植物园副主任,参与了原北京植物园牡丹园、丁香园、碧桃园等专类园的建设。

 

他在书中回忆说,建立牡丹园时,他们首先前往中原牡丹主要产地——山东菏泽收集牡丹,把菏泽牡丹最具代表性的“三类九型八大色”品种都收集回来了。同时也收集了芍药品种,牡丹和芍药一共收集了200多个品种。

 

由于牡丹有病虫害,他们在引种时特意进行了消毒,将牡丹泡在按比例配置了药剂的塑料桶中,然后再晒干,以此防范牡丹病虫害。牡丹园建好后,随即成了北京著名一景。

 

8月27日,《逐梦——植物园六十年》出版座谈会现场,张佐双畅谈植物园往事。陈雨 摄


收集温室旗舰植物,得到时任副总理吴仪的大力帮助

 

1993年8月,张佐双任原北京植物园园长,在他的带领下,植物园完成了科普馆布展、建设展览大温室等工作。

 

世界上最大的花巨魔芋、最长寿的叶子千岁兰和最大的种子海椰子,被誉为世界大型温室的三大旗舰植物。

 

今年7月,国家植物园(北园)的巨魔芋实现了世界上首次群体开花。巨魔芋原产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盛放时散发出浓重的腐尸气味,又叫“大臭花”,其在温室存活容易,但开花极为不易,是全世界植物园都想收集到的旗舰种。张佐双在书中回忆称,2009年,植物园的郭翎到美国开会时,从纽约布鲁克林植物园的老朋友处了解到,在波士顿可以找到巨魔芋的开花球茎,于是她特意前往当地。第二年,原北京植物园就通过正常进口渠道从这个地方引进了大大小小的巨魔芋球并进行精心养护。2011年,巨魔芋在原北京植物园开花,这也是巨魔芋首次在中国开花。

 

千岁兰一片叶子能长上千年,这是植物园的成雅京于2004年从南非科斯坦布什植物园引进的,为了养护好千岁兰,她曾开车往返于南非开普敦和纳米比亚,进行千岁兰原产地气候和植物种类的考察和学习。

 

三大旗舰植物已经有了两个,只差海椰子了。海椰子只产于塞舌尔,全世界每年收获的成熟种子只有1200粒左右,是当地的国宝,植物园想引进但缺乏沟通渠道。展览温室建好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来视察,张佐双表达了引进海椰子的愿望。在吴仪的帮助下,原北京植物园和塞舌尔植物园签订了协议,对方提供了5个海椰子的种子。

 

退休后,张佐双仍作为顾问,为原北京植物园的发展贡献智慧。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揭牌仪式举行,依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现有相关资源,构建南、北两个园区统一规划建设的新格局。张佐双和一代植物专家追逐了一生的梦想终于得偿所愿。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