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一书。图源: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摄

新京报讯(记者 肖隆平)青少年作为未来碳中和世界的主人,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生力军,需要从小培养科学素养。9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人员联合撰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发布会暨“双碳”科普教育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主编陈迎、巢清尘介绍了图书主要内容,全书共8讲,61个问题。从“碳的前世今生”说起,娓娓道来,图文并茂地为青少年讲述“双碳”目标背后的故事,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可能后果,“双碳”目标的含义和由来,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和路径等。

作为该书学术指导专家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发表视频致辞表示,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有责任做科普。因为孩子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将伴随着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所以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正确看待碳达峰碳中和这两个目标,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助力目标的实现,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未来。

该书学术指导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表示,自人类诞生以来,尤其是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为改变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做出了重大努力,但是也对自然环境做了很多破坏,如今的人类生存面临着很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每一个人,而这本面向青少年的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践行“双碳”目标的承诺,对青少年了解全球“双碳”发展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该书学术指导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则表示,碳中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经过长时间的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碳中和的进程已经开启,曙光就在前头,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所以需要年轻一代继续担当,有未来的意识,共同走向碳中和的彼岸。

在专家点评环节,与会嘉宾认为《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解决了三个问题: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逻辑到故事。本书既对“双碳”目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又兼具趣味性、故事性、代表性,把深奥的故事通俗化,以青少年的视角来进行呈现,会起到很好的启发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处执行主任、北京教科院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工作室主任史根东指出,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着力点还只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远没有致力于解决“为什么”与“怎么做”的问题。而这本《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不啻为准备参加研究与付诸行动的青少年列出了可供参考的研究专题,并且提供了行动方案,堪可成为激励青少年为“双碳”而行动的操作手册。

《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主编陈迎、巢清尘此前还合著出版有《碳达峰、碳中和100问》。该书采用问答形式,是一部面向党员领导干部及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读物,旨在提高全社会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更好推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据悉,《碳达峰、碳中和100问》销售近10万册。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刘军
实习生/ 张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