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5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经过20多年的接续奋斗,首都园林绿化人克服重重困难治理沙坑、绿化荒山,北京共完成营林造林约922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截至2021年底,首都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8%,比2000年增加19个百分点。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目标任务全部完成


北京曾经饱受风沙侵扰。40多年前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沙化会议上,北京曾被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1995年第一次沙化普查时,全市沙化土地面积达到87万亩,主要集中在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的沿河两岸和南口、康庄两大区域,号称“五大风沙危害区”,是北京主要本地风沙源,当地群众形容那时的情形为“无风一片沙,有风地搬家。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


同时,受周边地区植被覆盖水平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北京还面临着来自西部、北部等风廊带来的外省输入性风沙威胁。在2000年,北京曾在短短两个月遭受过8次强沙尘暴和4次扬沙天气,一时间人人“谈沙色变”。


为了还北京绿海蓝天,2000年6月,一场旨在遏制风沙危害的国家级生态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实施,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7个工程区开始了一场人与沙的艰苦搏斗。


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用12年的时间累计实施造林营林708万亩,植树1.5亿株。2013年国家批准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规划,截至2021年底,二期工程中北京完成造林营林213.9万亩。20余年来的一二期工程中,北京共完成造林营林约922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构建起了北京抵御风沙的绿色防线。


首都沙化土地20年来下降近六成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版图,既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也是北京沙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域。工程开展20余年来,宜林荒山基本实现绿化,沙化土地“应绿尽绿”,有效逆转了沙化扩展势头。


据北京市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报告,首都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实现治理,全市沙化土地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初期减少了51万亩,降幅近60%,而荒漠化土地面积仅剩5.5万亩,且全部属于轻度荒漠化,北京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显著降低。


风沙走了,蓝天来了,北京沙尘天气的发生次数从工程实施初期的年均13次,减少到近年来年均2-3次,由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加强区变为减弱区。PM10浓度下降65%,从每立方米162微克降至56微克,各项大气污染物实现协同改善。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工程区茂盛的植被将宝贵的水资源牢牢锁在京华大地,首都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据测算,每年可减少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量54.3吨/公顷;有效降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率。北京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最高年发生7起,到目前最高年发生1-2起。工程区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治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密云水库水质连续十年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


固碳增汇,工程区内乔木碳汇量20年来增长378%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不仅提升了森林质量,更实现了固碳增汇的生态功能。据研究估算,工程区乔木和土壤碳储量达到1500余万吨,相当于累计吸收二氧化碳5500余万吨,累计释放氧气4000余万吨。工程区内乔木碳汇量约300余万吨,20年来碳汇量增长378%。


新时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将提升森林质量作为“重头戏”,力求增加生物多样性,实现京郊森林从绿起来到“活起来”的跨越。多年的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措施,使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逐年恢复,生长繁殖场所逐年扩大,物种丰富度及其遗传多样性持续改善,工程建设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也改变了农村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及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的转变。工程助力绿岗就业人数达5万余人,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2000余元增加到2022年的20000余元,人均年收入增长近十倍。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