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空气质量指标PM2.5全国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去年的30微克/立方米,历史性地达到了世卫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

 

“去年优良天数比率达到了87.5%,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黄润秋说,根据美国彭博新闻社的报道,2013年到2020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

 

9月15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右)就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成就进行介绍。刘健 摄


北京今年以来重污染天数只有2天

 

黄润秋将一张以故宫午门为背景的夜晚天空星轨图带到了现场,直观展示空气质量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夜空中繁星闪烁,划出一道道明亮的迹线,叫‘星轨’。要拍出这样的照片,一定要空气质量非常好、透明度非常高(才行)。所以,这张图是北京这些年空气质量改善的一个真实写照。”

 

从数据上来看,2013年北京的PM2.5为89.5微克/立方米,2021年为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下降了近2/3。北京的重污染天数也从2013年的58天,降到了去年的8天,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2天。黄润秋表示:“所以说,从‘APEC蓝’到‘阅兵蓝’,再到今年的‘冬奥蓝’,如今蓝天白云在北京几乎是常态,不再是奢侈品。”


黄润秋将一张以故宫午门为背景的夜晚天空星轨图带到了现场,直观展示空气质量的变化。刘健 摄


黄润秋说,北京的变化只是我国空气质量变化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这十年空气质量都实现了显著改善。十年来,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了51%。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被誉为全球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

 

黄润秋展示了一组数据:北京PM2.5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为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刘健 摄


他认为我国空气质量得到巨大改善,离不开大力调整“四个结构”。

 

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这十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有2/3来自于清洁能源,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从50万台减少到10万台;2700多万户农村居民告别了过去烟熏火燎的冬季取暖方式。

 

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这十年,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达到了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吨重量箱;建立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体系,有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

 

三是大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这十年,淘汰老旧和高排放机动车辆超过3000万辆。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稳居世界第一;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也都实现了从国四到国六的“三级跳”,油品质量、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强度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大力优化城市环境治理结构,把扬尘治理纳入重点领域,扭转了过去施工工地砂石骨料开采等“暴土扬尘”的局面,城市降尘量明显下降。

 

长江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II类水质标准

 

黄润秋介绍,我国碧水保卫战成效显著。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方面,各地累计排查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6万多个,围绕“三磷”治理、劣V类国控断面整治等立行立改了1.6万多个违法问题,长江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II类水质标准。

 

1月27日,长江重庆市云阳县江段,几艘轮船在碧绿清澈的江水上航行。图/IC photo


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方面,已经完成黄河上游及部分中游河段1.7万余个排污口的排查,实现了黄河干流全线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的标准。

 

在提升城市水环境方面,开展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基本消除了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过去,城市里的黑臭水体是老百姓反映的突出问题,现在(整治)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加强了河湖岸线的保护修复,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中腾退的长江岸线达到了162公里,滩岸复绿达到1213万平方米,长江岸线的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针对太湖、巢湖、滇池、洱海等富营养湖泊,加快了湖泊周边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退圩还湖,严格实施氮磷管控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遏制了填湖造地、侵占湖泊水域岸线及违法采砂采矿等违法行为。

 

过去十年,我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如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水质在过去长期是劣V类,雄安新区设立以后,河北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2021年,白洋淀淀区以及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III类标准,实现了从劣V类到III类的跨越性突破。

 

实现“双碳”目标,中国言必信、行必果

 

今年夏天,中国各地遭受了旷日持久的高温热浪。在面临极端气候影响的时候,中国还会完成去碳化目标吗?对此,黄润秋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了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的削减幅度,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NDC),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全面绿色转型的轨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18年7月28日,河北承德,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万顷森林向远处蔓延。图/IC photo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十年来,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黄润秋也介绍了一串数字:十年来,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8.5%下降到去年的5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了6.9个百分点,达到了16.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长了2.1倍,突破了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都是稳居世界第一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十年来,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2%,是全球降低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当于少用了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了29.4亿吨二氧化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1年达到352万辆,位居全球第一。

 

十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了7.1%,达到2.27亿公顷,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森林碳汇增长7.3%,达到每年8.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抵消了我国一年的汽车碳排放量。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一上线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9月14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5亿吨,累计成交额达85.59亿元,通过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态度是坚定的。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中国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将全面落实已经制定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

 

优美的自然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黄润秋介绍,这十年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系统性完善的十年。制修订了生物安全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我们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通过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被老百姓叫做“微笑天使”的长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种得到了初步恢复,洞庭湖2021年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物种比2018年增加了30种。

 

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祁连山由曾经的“千疮百孔”到现在的“满山苍绿”,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秦岭北麓由“无序开发”到“有序退出”,再到现在的生态修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稳步推进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试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和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过去曾经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彩鹮再次出现,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也迎来了新的成员,“失踪”百年的极度濒危植物尖齿卫矛也再次被发现,112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

 

这十年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实践创新发展的十年。生态环境部先后组织命名了5批共362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13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引导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江苏徐州贾汪区通过大力实施采煤塌陷区治理和荒山绿化、水系治理,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黄润秋表示,我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过去十年,我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执行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去年10月,作为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主席国,我们在昆明成功举行了COP15第一阶段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今年12月7日-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大会主题仍然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