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新时代中国刑事司法改革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国庆在会上表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非羁押犯罪嫌疑人监控保障措施有待立法支持,建议继续推动非羁押强制措施的大数据智能监管运用,为降低诉前羁押提供科技保障和立法支持。

 

推动形成“刑事追诉宽严相济、行政处罚从严从重”共识

 

陈国庆介绍,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刑事犯罪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最高检明确提出要树立少捕慎诉慎押理念。2021年4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明确提出适应我国刑事犯罪结构性变化,坚持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

 

“少捕慎诉慎押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新时代刑事司法中的重要体现和具体落实,也是现代司法文明的标志。”陈国庆说,去年以来,公检法机关共抓政策落实,一方面坚持依法从严惩治严重刑事犯罪及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该严则严,另一方面,对情节轻微的轻罪案件、具有法定从轻情节案件,依法从宽,取得了积极成效。诉前羁押率降幅较大,逮捕质量明显提升。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逮捕率从77%下降至60.8%;诉前羁押率从59.3%下降至32.7%。构罪即捕、羁押办案的常态正在逐步扭转。

 

陈国庆说,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更加充分。刑事案件不起诉率从2020年的13.7%,2021年的16.6%,到今年上半年的23.5%。与此同时,完善不起诉后非刑罚处罚机制,对于情节轻微的法定犯依法适用不起诉后,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的,依法及时向有关主管机关发出检察意见,督促不起诉后非刑罚处罚措施的落实,推动执法司法机关形成“刑事追诉宽严相济、行政处罚从严从重”的共识。

 

推动非羁押强制措施的大数据智能监管运用

 

“羁押必要性审查数量成倍上升。”陈国庆说,2021年7月最高检开展了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截至今年6月,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同比上升1.9倍;经审查提出变更强制措施或释放建议2.4万人(次),同比上升8.5%。

 

在此过程中,最高检始终强调,少捕慎诉慎押,绝不是一味从宽,必须坚持法治原则,落实宽严相济,依法当宽则宽,该严则严。轻罪案件里有依法从重处理的情况,重罪案件里也有依法从轻处理的情形,要充分考虑具体个案的特殊情况和社会公众的心理感受,区分情况、区别对待。

 

陈国庆指出,总体看,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理念认识尚不统一。相关配套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对非羁押犯罪嫌疑人监控保障措施有待立法支持。检察机关将协同其他执法司法机关,深化落实这一政策,继续推动非羁押强制措施的大数据智能监管运用,为降低诉前羁押率提供科技保障和立法支持。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