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陈夫妻设计的礼金互免卡,被朋友戏称为“21世纪新发明”。截图来自社交媒体。

据极目新闻报道,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浙江杭州市小伙小陈办了场婚礼。婚礼现场来的不少朋友,给的红包扁扁的,里面只放了一张卡,叫“礼金互免卡”。这样的红包还不止一个,一共20多个。原来,小陈夫妻为了减轻关系要好的未婚朋友们的经济压力,又考虑到大家空手来参加婚礼会不好意思,便萌生了设计“礼金互免卡”的念头。

婚礼前,小陈夫妻将“礼金互免卡”随婚礼请柬一起寄给朋友,朋友在参加婚礼时把“礼金互免卡”包在红包里送回,等以后去参加对方婚礼时,将卡的主券塞进红包送上,作为礼尚往来的凭据。

“礼金互免卡”不愧是一种“新发明”,独具现代婚俗的开创性。不仅受到小陈夫妻朋友们的赞誉,也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认可。这样的创意,颠覆了传统送礼习俗,有助于扭转民众对婚俗、礼金的传统认知,进而在年轻人群体间形成一股新潮流,逐步改变互送礼金的习俗,减轻年轻人参加婚礼的经济负担。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婚礼红包标准持续走高,动辄数百元、数千元之多,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力。特别是年轻人,初入社会不久,经济能力很有限,但是朋友、同学、同事多,需要参加的婚礼也不少。如果遇到五一、国庆等结婚高峰期,往往会收到多个“红色炸弹”,令人不堪重负。

而且,依照传统习俗,婚礼红包在送出去后,还面临着收回来的麻烦,需要等待自己举办婚礼时,才有收回礼金的机会。如果相隔时间过长的话,礼金标准也要随之上涨,才会感觉“不亏”,但是究竟多少才合适,又很难衡量。而“礼金互免卡”轻松了却“人情债”的同时,让“人情味儿”不减反增。

俗话说,礼轻情意重。送礼多寡本来就不是重点,祝福送到了才是最重要的。可是,近些年来,一些地方过度重视礼金多寡,相互攀比之风盛行,甚至将红包的厚薄与情谊、亲疏联系起来,导致婚礼红包一路上涨,变成了一种婚俗陋习。

其实,有一些地方并不看重礼金,只是要红包的仪式感,讨个“好彩头”罢了。有一份全国婚礼红包地图的调查显示,以云南、广东为代表的西南部、南部地区,婚礼红包的规格相对较低,只需要100元红包即可参加普通朋友的婚礼。

由此可见,“礼金互免卡”作为一种创新,也给了很多年轻人启发,婚礼红包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不必非要随大流送大礼,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即可。

同时,年轻人也要主动做潮流的引领者,以各种创新方式,降低份子钱标准,让婚礼红包不再成为“红色炸弹”,而是真正的婚礼祝福。

撰稿/江德斌(职员)
编辑/徐秋颖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