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 刘美君)10月19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贺荣表示,目前知识产权审判范围已经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等权利保护,以及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规制等相关案件。2013年以来,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73.8万件,年均增长24.5%。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贺荣。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贺荣介绍,人民法院坚持严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有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出台涉及植物新品种权、商业秘密保护、惩罚性赔偿等司法解释,依法保护发明创造和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促进种业自主创新。出台意见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依法审理电商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案件,不断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进一步完善专业化审判体系和保护机制。充分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和北京、上海、广州、海南自由贸易港4个知识产权法院,以及各地知识产权法庭职能作用,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改革,适用惩罚性赔偿,显著提高侵权代价。

 

同时,司法保护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合法权益,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深化交流合作,向世界传递我国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立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到中国法院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另外,在谈到司法公正时,贺荣介绍,新时代的10年,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案件数量从2013年的1421.7万件上升到2021年的3351.6万件,结案标的额近50万亿元。在这个过程中,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严格公正司法作出明确部署。下一步,人民法院将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