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北京朝阳区王四营乡,“文明养犬在行动”启动仪式现场。资料图。图/IC photo

据红星新闻报道,最近,成都一个“人宠友好型社区”火了。

在这个小区, 路边设置的巨型扑克牌状的标语牌格外显眼。扑克牌上绘有宠物漫画,上书“遛狗拴绳,嘴套跟上”“非经主人允许,不轻易触碰他人宠物”“宠物损坏公物需照价赔偿”“溜娃去翠园,遛狗请上小天台”等内容。这是该社区以民主协商方式制定的13条社区宠物友好公约。

这个“人宠友好型社区”之所以会火,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太少见。现实中“人宠矛盾”很多,但认真治理的社区却不多,导致产生遛狗不牵绳、宠物粪便不及时清理、宠物间打架误伤等等问题。而这,差不多都交由居民自我协调。

当大量宠物与人类共同生活,有人喜欢就会有人害怕甚至生厌。社区的不正视、不治理、不解决,某种程度上也会导致“人宠矛盾”不断被激化。

但从现实来看,根据亚宠研究院发布《宠物行业蓝皮书:2022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我国宠物数量及养宠人数持续增长,其中19-30岁的青年人是主要养宠人群。养宠人群的不断扩大,一方面使得他们的诉求越来越刚性、越来越明确,另一方面也使得“人宠矛盾”变得突出。

可以看到,对于“人宠友好型社区”,公众实际有着强烈的需求。但这种友好与和睦并不多见,这种情况下,就愈发需要社区的治理能力跟随我国宠物数量及养宠人数持续增长这一现实的变化而变化。

其实,无论是成都的这个社区,还是其他地区所探索的“人宠友好模式”,都反映了社区治理的一种现代化趋势。甚至还有不少社区以“人宠友好”为卖点,吸引年轻人前往。

宠物和养宠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需要市场重视,社区治理也不能再继续忽视。正视养宠人社区生活中的痛点,总结其他居民的不满与投诉的问题所在,真正对症下药,才能让宠物与人、与社区和谐相处,使宠物融入社区的大家庭。

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难,此前各地也有不少社区进行过此类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比如,全面排摸和登记犬只、猫饲养的信息,为社区设置宠物专用通道或宠物活动区域,配备宠物厕袋、拴狗桩、宠物垃圾袋,规划萌宠乐园,及时清理社区卫生,做好环境打扫等。

这些基本的安排,实际上就可以最大程度缓解“人宠矛盾”。当然,具体的情况还需根据社区实际来进行“对症下药”,但不能否认,这确实为社区提供了一个更人性化的治理思路,即不能只考虑表面的和谐,而要做到真正的便利。

宠物已是城市生活中不能忽略的一部分,重视它们的存在,也是在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打造“人宠友好型社区”,不仅是一种“向往的生活”,更应该成为“现实的生活”。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刘昀昀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