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消息,10月30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10月28日晚海珠区对“封岛”传言进行了辟谣,但今天凌晨又发布了《关于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六)》,海珠区是如何考量的。


对此,海珠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晓初表示,本轮疫情发展迅速,目前处于关键期,是最吃紧的时候,为尽快遏制疫情传播风险,海珠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社会面防控措施。根据疫情分布情况和专家研判意见,今天凌晨海珠区发布了《关于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六)》,在全区除琶洲街外的其他区域,实施非必要不流动、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居家办公、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等社会面防控措施。“给市民朋友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不便,对广大市民朋友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诚挚谢意!”傅晓初说。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有疫情的社区,尤其是城中村尽快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交通部门也对公交、地铁线路作了相应调整,请有出行需求的市民群众留意交通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


二是细化防控区域管理。针对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海珠区对江海街桂田、凤阳街凤和社区和赤岗街客村等区域,划定了高中风险区;对南洲街大塘、华洲街龙潭、官洲街赤沙等城中村区域进行了临时管控,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的防控措施。根据城中村内建筑密集、业态复杂的情况,海珠区对管控区域进行了硬隔离,细分小网格,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严禁网格之间人员流动,防止传播风险。“请中高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的市民,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不聚集、不流动、不串门。”傅晓初说。


三是做好服务保障。在物资保障方面,目前海珠区共有14家大型商超全量供应,大米、蔬菜、肉类等八大类民生用品供应充足、品类齐全,每日供应量约3千吨,最大储备量约1万吨。在管控区域内,建立“政府派发爱心包+居民网购”的工作机制,采取“点对点应急派送”模式,全力保障管控区的市民群众日常生活物资需求。在医疗保障方面,海珠区每个中高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都成立医疗救助专班,设置医疗保障点,配备必要医护力量和救护车,建立送医绿色救治通道,点对点跟踪好孕产妇、肾透析及肿瘤患者等6类特殊人群医疗需求。市民群众有生活、就医等困难,可以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协助解决。


自10月24日起,海珠区内中小学、幼儿园暂停返校及线下教学,按照“一校一案”“一班一策”的思路,有序组织好线上教学。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密切家校沟通,及时协助解决孩子在居家时学习、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达到“有质量”的线上教学目标和要求。


傅晓初说,“我们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防控政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表示,根据我们每天的动态评估,当前海珠区疫情的实时传播指数(Rt),从最高的8.2降到前天的3.2,再到今天2.6。虽然有下降,但这个数值仍然比较高,意味着1个人在一个平均潜伏期(2天)内还可以传给2.6个人,说明社区的隐匿传播链依然没被有效斩断,当前的传播速度还是较快的。


为了尽快斩断社区传播链,控制疫情发展,今天海珠区发布了公告,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主要是降低非必要的流动、减少人员的交叉。其实关键就是不聚集。


张周斌提醒,对于中高风险区之外的市民,要实实在在减少非必要外出活动。如果必须要外出的,譬如采购生活物资、倒垃圾这些,一定要避免聚集,戴好口罩,快去快回。在核酸检测的时候,大家也不要扎堆,特别是在其他人采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除了自己采样的时候可以摘下口罩,其他时间都要全程戴好。在外出活动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手部清洁,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碰自己的口鼻眼。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免洗手消毒液。


编辑 陈艳婷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