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召开涉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案件情况新闻通报会。通报会上,石景山法院副院长詹文杰对涉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案件行为模式及诈骗类型进行通报,揭露包括高价售卖保健品类、退还购买保健品钱款类、假托迷信类、天价治疗项目类在内的四种骗局,以期增强老年人识骗防骗维权意识,打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

通报会现场。石景山法院供图

精准“套路”老人,量身定制诈骗剧本
 
石景山法院副院长詹文杰介绍,不少涉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案件已经形成“找鱼塘——设诱饵——留钩子”的行为模式。“找鱼塘”是指获取被害老人信息,精准选择被害对象;“设诱饵”是指以免费为诱饵,吸引老人陷入“套路”;“留钩子”,是指紧盯老人需求“痛点”,量身定制诈骗剧本。
 
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在广场、超市发传单、印发免费健康资料或通过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等黑色产业搜集到老年人个人信息,之后通过不定期打电话、上门拜访等方式了解老人身体、经济及家庭情况。他们往往通过开推介会、介绍会、免费体检、免费讲座、免费看诊、低价旅游、发放小礼品、上门服务等“小恩小惠”博取老人关注及参与,让老人放下戒心,落入骗子们“放长线钓大鱼”的圈套。
 
石景山法院分析发现,他们先是利用老人容易相信权威的心理,花式冒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人员身份骗取老人信任,其中冒充著名医院医学专家、中医的较多。其次,他们利用老年人缺少陪伴,渴望温暖与关怀的感情需求,不法分子通常通过花言巧语、嘘寒问暖、热情接待、全程陪护、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所谓的“家人般的温暖”,专攻老人心理防线,让老年人对其产生“贴心人”的错觉,获取老人的信任。最后,他们还利用老年人重视健康且消费能力较强但辨别能力较弱的特点,虚构其产品功效,夸大老人病情,引发老年人内心恐慌,从而实施诈骗活动。

石景山法院副院长詹文杰。石景山法院供图
 
法院:警惕四种涉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类型
 
基于以上行为模式,石景山法院把涉医疗养生类养老诈骗具体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他们有的铺设高价售卖保健品骗局。通过组织老年人开办健康讲座,由其同伙冒充专家、医生虚假问诊,再以被害人身体存在健康问题,不购买、不使用其产品会造成身体损害为由,以诱骗、欺诈、哄卖给被害人假冒伪劣保健品、虚构保健品药效等方式骗取钱财。但事实上,此类案件中大部分被害人表示,服用涉案保健品、药品后,其症状未改善,甚至部分被害人贻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
 
有的设置退还购买保健品钱款类骗局。他们针对已经购买过保健品的老人,使用虚假的工作证、公章、制服,虚构国家机关、健康协会等工作人员身份,以帮助维权退款的名义,让老年人放松警惕,并以退还保健品钱款需要先交纳手续费、押金等费用为由,骗取老年人钱财,使老年人又陷入虚假维权连环套中,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害。
 
还有的组建假托迷信类骗局。他们通过提前了解被害人及其家属身体、家庭情况,针对家中有患疑难杂症的老人,利用老年人看重自身和亲朋幸福安危及破财免灾的心理,谎称自己是老中医传人,虚构老年人自身或者家人的疾病非医院正常药物可治,需“开坛作法”方能化解,要求被害人拿出现金、存款及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交给被告人施法,得手后逃匿。
 
除此之外,还有天价治疗项目类骗局。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将老年人骗至相关机构后,套取老人经济实力、既往病史、身体健康程度、治疗意愿等信息并提前暗中告知机构工作人员或犯罪分子包装的“假专家”,在为老人体检后,假专家借为老人进行体检报告讲解之机,通过夸大老人“三高”等基础病情,编造老人身患疾病使老人陷入恐慌,同时以夸大治疗项目功效,宣传治疗项目价格优惠,有国家及公司补贴、医疗设备和技术国际先进、之前客户反馈效果好等方式,让老人误以为治疗项目可根治其疾病,购买动辄几十万的天价项目套餐,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财产权益。

新京报记者 薄其雨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