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大火的综艺《奇葩说》曾讨论过一个引发热议的辩题:梵高的名画所在的一间美术馆着火了,与画作一同在烈火中危在旦夕的,还有一只小猫,此时如果迫于时间和火势,你只能带走名画和猫其中之一,应该救猫还是救画?这种开脑洞的思想实验多半不会真的发生在现实里,但近日一系列发生在欧洲的环保抗议行动,却戏剧性地成为了它的现实投影。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七次会议(COP27)还有一周召开的时间点,两名英国环保组织“请停止石油开发”(Just Stop Oil)的成员于当地时间10月14日走进英国国家美术馆,向梵高的名画《向日葵》泼洒了番茄汤,他们也当即被逮捕,但拒绝认罪。事后,馆方工作人员表示画作并未受到损坏,他们清洁了画框后恢复了该画作的展出。

Just Stop Oil的成员认为,在没有根本破坏画作的情况下,他们试图通过这些行动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他们希望利用人们对美好的画作可能被破坏的焦虑,唤起他们对同样美丽但常常遭遇忽视的生态环境的关注。今年10月,英国政府在英格兰东海岸附近开放了新一轮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许可权。这被很多评论家看作是该组织一系列行动的直接动因。除了此次美术馆事件之外,他们还曾利用将自己粘在艺术画廊的画作上、堵塞道路等行动表达过同样的诉求。据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报道,在今年开展的长达数个月的环保抗议活动中,该组织成员已经总计被逮捕超过1000次。

就在前几天(11月4日),类似的事件又在意大利上演。环保组织“最后一代”(Ultima Generazione)的成员在罗马展出的梵高画作上投掷了豌豆汤,并高喊反对全球变暖和化石燃料的口号。许多民众一开始强烈谴责他们的行为,但得知这幅画并未被毁坏后转而支持。

“最后一代”的抗议者向梵高画作《播种者》泼洒碗豆汤后,将手粘在了墙上。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正如此前Just Stop Oil组织其中一名成员所表示的那样:“什么更有价值,艺术还是生命?你是更关心一幅画,还是保护我们的星球?”这俨然是“救猫还是救画”的另类现实版本。Just Stop Oil的行动让一些评论家联想到2019年发起全球罢课行动、一时成为全球诸多政要座上宾的瑞典少女格雷塔·通贝里——格雷塔今年19岁,泼画事件的主角之一Phoebe Plumme则也只有21岁。惹人注目的环保运动越来越多,而它们似乎都以青少年为主角,这是一种偶然吗?

此外,尽管遭遇了潮水般的批评,依旧不乏支持这些行动的声音。而这一泼画的行动之所以能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热潮,某种程度上也因为它并非一件孤立的环保抗议行动,也和当今“Z世代”的观念息息相关。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极端气候问题频发、政治保守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度过自己青春年代的一代人,通过环保行动这个切入口投射了许多复杂的情绪,而它们值得被长期关注。本期读刊,书评君为大家分享围绕此次泼洒名画事件值得深思的观点。

承受压力的一代:年轻人成为“环保的一代”?

2018年8月,格雷塔·通贝里曾在瑞典议会外静坐多天,声称“为气候罢课”。这一年也被洛桑前线(Frontiers)的三位作者在一篇发表于2020年的研究中界定为年轻一代成为环保议题中重要力量的转折之年,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年轻人为急先锋的各类环保运动发展势头变得迅猛。有学者也将这一趋势和欧洲更大的政治背景相关联,例如,欧盟能源转型过程遭遇挫折、环境相关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欧盟民众的关注,而今年的俄乌冲突无疑也带来了更多有关能源危机的隐患。此外,以绿党为代表的环保政党在欧洲的政治基础呈扩大趋势,一方面,恶劣环境问题频发、能源紧缺的现实确实存在,另一方面,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各国政坛中的激进势力变得越来越有市场,而环境问题常常能够与他们的主要议题相勾连。

在这种环境意识崛起的大背景下,年轻人的反应似乎尤其明显。BBC(英国广播电台)2021年报道的一项由巴斯大学主导的全球调查就显示,将近60%的年轻人都对气候变化感到“极度担心”。有超过45%的受访者们表示对气候的感受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撰写报告的记者表示,这其中固然有新冠疫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年轻人确实从对环境和生态危机的担忧中衍生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期许。这种不确定感不仅指向环境,也被指向政府,在千禧一代看来,环境问题和政府能力问题是绑定的,年轻人对环境风险的感知转化为一种对政府未能充分回应的埋怨,“许多人感到失望和被抛弃”。

在焦虑感的驱动下,年轻人们也比他们的父辈表现得更热衷于环保相关的议题和具体的行动。2020年,耶鲁环境传播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与老一代相比,千禧一代或者更年轻的美国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支持那些愿意敦促减少全球变暖行动的气候活动家。他们也对参与各类环境议题的非暴力公民不服从运动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与父辈们相比,年轻一代美国人参与此类活动的集体效能感也更强,他们相信自己的行动确实可以影响到政府和商业决策者。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今年的一篇文章分析,这一代年轻所经历的这种不安全感,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承受压力一代”的感受。随着经济开发的负面影响逐步体现,千禧一代可能并没有办法像父辈一样乐观地面对未来。该文提及,接受采访的年轻人会将环境问题与一种代际正义的观念联系到一起。“如果我只是因为自己想拥有成为父母的美好经历,将我的孩子带到这个充满着生态危机的世界,这是否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行为?”。在接受他们采访的年轻人中,甚至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环境与气候危机会影响他们是否为人父母的选择。

10月14日,英国国家美术馆内,两名环保组织“请停止石油开发”抗议者向梵高1888年的画作《向日葵》泼洒番茄汤。图/IC photo

不过,文章也提到一些研究,其中显示,年轻人虽然和年长的一代相比对气候变化的担忧程度更高,但这种担忧却并不一定等于“他们认为这将影响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换而言之,环境危机似乎依然是在一个象征层面引发着年轻人的担忧,但具体到日常生活中,愿意用点滴行动回应这种焦虑并不是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

这和很多人针对此次泼画行动的批评有着类似的担忧,不少人认为,相较于2011年民权运动人士爬上芝加哥燃煤厂烟囱声讨煤炭利用等“直接有效的行动”相比,借助人们对画作的痛惜,以及对番茄汤的联想来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显得过于间接。这可能无意中点出了当下青年环境抗议运动的某些困境。在《奇葩说》的辩论里,李诞表示“救猫”还是“救画”其实不过是在“远方的哭声”和“近处的哭声”之间做选择,在思想实验的情境里,小猫的哀嚎或许是比冰冷的画布具体,但在向现实中的画作泼洒热汤时,到底什么是真正“更近”的哭声呢?

想获得关注就必须激进?青年环保抗议的困境

在众多针对泼画行为的批评中,《卫报》的文章比较犀利地指出,Just Stop Oil组织的运营资金接受来自加密货币的捐赠,而这种加密货币以运作过程带来诸多环境破坏著称,因此这种行为看似激烈,其实不过是虚伪的噱头。Conservative(暂译“保守主义”)的文章则列举了另一个角度的批评,即这次行为没有造成画作本身的损害仅仅只是侥幸,并不能否认此类激进行为对艺术品带来的威胁。在类似的行动中,女权主义者玛丽·理查森(Mary Richardson)曾前往美国国家美术馆攻击一幅名为The Rokeby Venus (《镜前的维纳斯》)的画作,就划破了画布,造成实质损失。

更为常见的批评集中于此举是否有“帮倒忙”之嫌?毕竟引发人们对类似的环保运动的反感,或许会为推进环保事业增加不小的阻力。Conservative(暂译《保守主义》)的文章援引的一份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显示,在询问受试者对类似激进环保运动的看法时,他们往往可以持一种双重观点,即一方面认为这个行动不妥,但却支持这种行动背后的诉求。而这种心理其实也在类似堕胎权、种族正义等有关其他议题的非暴力不服从运动中获得了应验。因此,似乎人们对泼画行为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篇文章还指出,当下尤其是青年环境活动家遭遇的另一重困境在于,激进的环境诉求表达常常会造成公众反应的适得其反,但若不激进,环境的问题似乎又难以进入公众的视野。正如保罗·罗宾斯等人在《环境与社会》中所说,科学家们可能可以明确研究出麦当劳大批量的薯条生产与南美洲土豆田的荒漠化之间的联系,但每一个把点一份薯条当作下意识习惯的麦当劳顾客几乎不可能考虑这种联系。相比于其他议题,环境议题尽管实质上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但它很难见诸报纸头条,即便刊登出来也难以引起大部分人同等的重视。

环保组织“最后一代”活动人员向莫奈作品《干草堆》泼土豆泥。图片来自该组织社交平台。

这类的抗议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发挥着作用,2021年9月发生在英国的“绝缘”抗议活动使得之后的几个月中,英国的纸质媒体提及“绝缘”的次数翻了一番。更重要的是,激进的抗议行动还具有某种预期之外的“潜功能”:它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对于更趋温和的行动更加宽容。

在类似的风波中,艺术品无疑是“无辜”的。但在VOX(暂译“噪声”)最新的一篇文章的作者看来,类似梵高的画作这样的顶级艺术品却从“客观”上成为一个环境诉求的合适载体。人们对梵高画作的集体哀悼,有很多可能最主要指向的是它的市场价值——高达8100万美元。在一个艺术日益商品化的社会,很难说有多少人能欣赏梵高,最能唤起人们对艺术的同情与重视的事情似乎就是一幅“很贵”的画作被损毁。十分讽刺的是,一件对人类重要之物的价值在它失去之时才被人们猛然意识到——就像梵高的画作,就像我们常常不以为然的自然。这一行动在这个隐喻的层面让我们严肃面对我们对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集体忽视。

“代表未来”却又“天真危险”:环保议题中被利用的“青年”隐喻

围绕Just Stop Oil组织此次行动的辩论目前仍在持续,不过从英国当地媒体的报道用词来看,反对和抵触似乎还是最直接的反应。除了行动本身的争议性,参与者的“青年”身份可能也不得不提。就像当年格雷塔·通贝里的罢课运动被讽刺为“只是不想上课”,英国许多主流媒体也在大标题里用“作秀”来形容这些年轻人的行为。青年让人联想到的不成熟和冲动等特质,很天然地被媒介话语征用,用以转化为对他们所从事的行动的批评。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同联合国青年之声2017年的一篇文章所述,在当下声称自己是一名环境主义者其实会遭遇不少污名化的压力。在此次泼画风波之后,很多评论都指出了环境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和性别、种族正义等政治议题的紧密关联,因为环境的危机最先波及的是社会中的边缘、弱势群体,这使得环境主义与各类左翼激进主义之间有着天然的亲缘性,也使得环境主义者和某种“乌托邦主义者”之间界限模糊,尤其是在媒介的呈现中。

在美国畅销小说家丹·布朗的《地狱》中,企图实施消灭地球人口计划的反派就是一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类似的反派形象也几乎成为一种经典类型。而在虚构作品之外,媒体的报道产生的影响更为复杂。VOX(暂译“噪声”)的文章就指出,由于人们对气候危机的迟钝反应,当下关于气候问题报告也常常被误解,气候问题经常要么被用一种夸大其词的方式呈现,要么被呈现得无足轻重。与之相对应,环保主义者也经常被一种媒体话语框架塑造为一些痴迷于世界末日、过度焦虑、歇斯底里的人。而今年4月22日,当气候活动家布鲁斯在美国最高法院前自焚身亡时,这种刻板印象得到了某种证实或者说放大。

一名加拿大阿尔伯塔的青年就表示,在当地声称自己是一名环保主义者似乎就会被认为自己和当地社区格格不入——因为当地有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石油业。他表示:“当我告诉别人我是一名环保主义者时,大多数人似乎不会认真对待我,也许这和人们已经形成的刻板印象有关:环保主义者要么是富有的慈善家,要么是阅读经典文学、不食人间烟火的素食潮人”。

青年的不成熟加上环保主义的乌托邦性,也就不难想象所谓“青年环保主义者”会被理解为一个多么负面的象征。

当然,青年的特质并不总是被视为危险和不成熟,只要有利可图,欧洲的政客也非常乐于将其化作自身的政治资本,《卫报》今年6月的一篇评论就点出了这一点。作者认为,从2016年到2020年,青年成为世界气候运动的一股重要力量,这很有可能更是一种“气候政治”而非事实层面的现象。青年、儿童象征着未来和代际正义,这使得支持他们的诉求能够天然博得公众的好感。政客们利用这种认知,频繁将格雷塔等人放在聚光灯下。不过这两年,这样的策略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例如有人指责政客们挑选的青年代表忽视了地区间的差异——来自全球南方的代表没有被看到。加之他们并未真实地采取实际行动,利用年轻活动家明星的做法看上去更像是空洞虚伪的“漂绿”,这也使得这一波关注年轻环保主义者的热潮逐渐冷却。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著,梁永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1月。

斯坦福大学的学者罗伯特·波格·哈里森在《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中曾分析过当下的“青春崇拜”,他认为,二战之后的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大范围的对物质、享受、激情的追逐,而“推崇年轻人”其实就是一个体现。实际上,纵观人类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青年的隐喻对于政治家来说可能都是诱人的。年轻人们当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卫报》的文章还指出,现在各地环保组织的年轻人呈现出的一个趋势是尽量围绕明确的议题开展活动,而不是仅仅把“年轻”视作一种旗帜,相比于青春的易逝,围绕更为切实和重要的现实议题为基础提出诉求是更具可持续性的。尽管青年在环保运动中的活跃成为我们的一个印象,但青年是否真的在环保活动中扮演了一种较为独立的主导角色,还需回到这些活动聚焦的议题。

参考链接:

1.Soup thrown at Van Gogh painting in Rome climate change protest
2. Just Stop Oil activists throw soup at Van Gogh’s Sunflowers
3. Climate protesters in England glued themselves to a copy of 'The Last Supper'
4. Radical environmental groups emerge as Europe’s newest political force
5. The global climate crisis is a racial justice crisis: UN expert
6. The Van Gogh Is Fine; You Won’t Be
7. How many van Goghs is one Earth worth?
8. Climate change: Young people very worried - survey
9. How young people feel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their future
10. Young people's climate activis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11. Young people call for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on the climate crisis
12. Young adults, across party lines, are more willing to take climate action
13. Children aren’t the future: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climate activists gone?
14. Just Stop Oil: do radical protests turn the public away from a cause? Here’s the evidence
https://theconversation.com/just-stop-oil-do-radical-protests-turn-the-public-away-from-a-cause-heres-the-evidence-192901

文/刘亚光
编辑/李永博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