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城东小学经东校区的学生为老师创作肖像图,以迎接教师节。资料图,图文无关。图/新华社

近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广西玉林市李女士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陆川县某中学高三年级1907班有家长在微信群组织捐款,用来向老师表达谢意。国办督查室收到李女士留言后,经初步核实,转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核查办理。经核查,李女士反映问题属实。

在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当下,家长对老师心存感恩,是人之常情。可一旦涉及钱财,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无论是所谓的礼品礼金还是披上“感谢”色彩的捐款,其违规性不言而喻。但仍有家长一而再地提议或“被提议”捐款,其中猫腻,需要厘清。

据悉,该中学1907班共80位学生家长捐款2.84万元,该班班主任在未向学校汇报学生家长捐款情况下代收了捐款,准备发给各科任教师。不仅如此,该中学高三年级其余24个班级均存在家长捐款行为,共有1908位家长捐款67.77万元,共计70.61万元。

一个班级存在捐款情况,或许尚可用“班主任和家长的个人行为”来解释,但二十多个班级的70余万元捐款,却不能轻易被搪塞。对于这种“集体行为”,学校和老师,甚至于家委会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是需要一个解释的。

目前,经督促,陆川县实验中学已将1907班及其他24个班级合计收取的70.61万元捐款,全部退还学生家长。退还捐款是应有之义,但调查清楚捐款背后的“故事”,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恐怕也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严禁教师收受礼金,教育部早有相关规定。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但仍有个别学校及教师不断踩红线。如据媒体报道,2020年,湖南娄底一高三班级家长群内通知,每名学生收取2100元“辛苦费”。班主任称,这笔钱是教师正常工作8小时以外的加班费,统一收取交给学校,多数家长已交钱。消息一经传出,舆论哗然。

事实上,强制家长缴纳所谓“辛苦费”、教师收受礼品等,一直是公众高度关注的敏感话题。这既是一个违规违纪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事关每个孩子的成长,不可不当回事。

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高中老师尤其是高三的老师,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几乎是常态,学校也应当有相应的激励举措,但绝不能搞歪门邪道,更不能打学生和家长的主意。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学校打着感谢的名义乱收费,不仅会破坏师生之间纯洁的情感,也会令教育严重变味。

撰稿 / 胡欣红(教师)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