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2年8月2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梅里特岛,“阿尔忒弥斯1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号发射台。资料图。图/IC photo

几经推迟,“阿尔忒弥斯1号”终于发射升空。

据央视新闻综合路透社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展开无人绕月飞行测试。这也标志着美国迈出重返月球的第一步。

阿尔忒弥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月亮女神,太阳神阿波罗的妹妹,顾名思义,“阿尔忒弥斯1号”是1961-1972年美国“阿波罗”探月计划的后继者。

“重返月球”第一步困难重重

据报道,“阿尔忒弥斯1号”本次飞行没有携带任何宇航员,旨在测试火箭和“猎户座”飞船乘员舱。飞船将前往月球,在月球轨道上停留几周,然后返回地球,于12月在太平洋降落。

如果任务成功,NASA预计最早将于2024年展开“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使用同样的火箭搭载宇航员绕月飞行,为“阿尔忒弥斯3号”登月任务做准备。

此次,美国动用的“太空发射系统(SLS)”,是美国宇航局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运载火箭,超越了当年“阿波罗”计划使用的土星五号火箭。

搭载“猎户座”飞船后,箭船组合体高度接近100米,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还要高。SLS可以向月球轨道发送超过27吨的有效载荷,未来经过升级后将提升到46吨以上。这意味着,SLS发射系统不仅是为了载人登月设计,而且还可能计划未来把宇航员或无人飞船送往深空。

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说法,阿尔忒弥斯是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五十年前,“阿波罗”计划曾经前后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最为知名的是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那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五十年来,美国航天界乃至整个科学界对“阿波罗”计划的辉煌念念不忘,对于人类航天活动停留在近地轨道的现状极为不满,不断有声音要求美国宇航局“重返月球”,甚至把宇航员送往火星。

尽管美国宇航局有着丰富的航天经验,但载人航天活动是人类最为复杂的科学活动之一。美国要想实现载人“重返月球”,从火箭、飞船到宇航服等系统,仍然必须从头重新研发,这意味着还需要多次测试才能完成。

事实上,“阿尔忒弥斯1号”的发射过程也并不顺利。不仅SLS的发射任务比原计划晚了3年,“阿尔忒弥斯1”号的发射计划也一波三折。

当地时间8月27日,NASA就宣布计划当天上午发射“阿尔忒弥斯1”号。不过在发射进入48小时倒计时后,当地遭遇雷雨天气,发射台遭到雷击。到了9月26日深夜,为了避免即将到来的飓风“伊恩”造成破坏,美国宇航局甚至将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从发射台上撤下。

11月8日,NASA再次宣布,受热带风暴“妮科尔”影响,原定于11月14日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发射计划推迟至11月16日。

经历了泄漏、飓风、雷劈等情况,11月16日,“阿尔忒弥斯1号”终于成功迈出了这“第一步”。

▲4月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航天局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和安装在火箭顶端的“猎户座”飞船。图/新华社(美国航天局供图)

大国再掀登月热潮

随着地球实验室轻核聚变工程的进展,利用月球上几乎取之不尽的“氦-3”资源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能源,似乎已经成了触手可及的进展。还有月球上独特的矿产,月球对于深空探测的独特地位,必将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除美国外,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也先后提出了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以来,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顺利和超额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的计划,不仅从月球上取得了样品带回地球,还实现了对月球背面和南极的资源探测,公布了可能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的进一步规划。接下来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将全力探测月球南极,带回土壤样本,为建立月球基地做准备。

面对节节顺利、雄心勃勃的中国“嫦娥工程”,面对月球上丰富资源的诱惑,美国宇航局显然不想在月球探测和资源开发上落后。2017年,美国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批准分两个阶段执行任务的阿尔忒弥斯计划,第一阶段是在2024年前1号—3号实现载人环绕月球和载人南极登陆,第二阶段是2025—2030年实现在月球长期驻留,也就是建设月球基地。

这次发射的“阿尔忒弥斯1号”为无人试验飞船,降落地点在月球南极附近。之所以紧盯月球南极,是因为那里长期避开阳光的陨石坑里有丰富的水冰资源,可以为月球基地建设节约大量航天资源。

目前,开发月球的巨大商业价值已经吸引许多国家投身登月热潮,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已经加入阿尔忒弥斯计划,希望能确认开采月球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俄罗斯、印度同样宣布了探月计划。未来,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交通将会非常繁忙。

撰稿 / 孙正凡(科普作家)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刘越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