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天宫院全季酒店的一层大堂很静,大门左手边,办公桌拼凑在一起,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回复汇总着各种台账信息,偶尔电话铃声响起,工作人员忙着回复、记录来自酒店入住者的疑问和需求。

 

近一个月以来,这里是大兴区18个密接隔离点之一。隔离人员的诉求是否会得到回应?什么样的机制在保障着隔离点的平稳运行?12月1日,新京报记者到达酒店进行了实地探访。

 

服务:定制配餐满足多方面需求

 

大兴区天宫院全季酒店隔离点工作组组长周正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酒店123个隔离房间,已有92个正在启用。周正介绍,按照区级部署,隔离点设置了“一办七组”,包括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病例转运组、以及人文关怀组,确保隔离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也为隔离观察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务。


12月1日下午,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准备核酸检测的用品。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周正提到,为了给隔离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工作组建立24小时楼层管家机制,能够及时响应、反馈隔离人员诉求,同时也提供多元化饮食配餐,每日每人100元标准,每餐配有两荤两素及主食,民族习惯、口味需求都会在隔离人员入住登记时摸排关注,未诉先办,考虑周全。此外,隔离点也通过开通绿色就诊通道等方式,为患有基础病的隔离人员提供暖心服务。

 

尹俊杰是这家隔离酒店的店长,他告诉新京报记者,11月1日起,酒店成为了本轮疫情中,大兴区的集中隔离点之一,隔离人员的所有餐食均由酒店采购制作。

 

除了工作组前期摸排了解到的隔离人员餐饮习惯、诉求外,尹俊杰每日在前台接听电话时,也会收到一些临时增加的小需求,“比如有的隔离人员带着孩子,就希望我们能够提供一些做辅食的食材,有的老人肠胃比较敏感,会特别提出餐食少油、少盐、少辣。这些也都能得到满足。”


12月1日下午4时许,酒店的工作人员开始为隔离人员准备晚饭。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信任:让“小管家”,变成“大家长”

 

隔离点的工作,并非从头到尾都是工作人员的“单向输出”。

 

王娜娜是这个集中隔离点人文关怀组的工作人员,为隔离人员解答政策上的疑惑、第一时间响应对方提出的诉求是她最主要的工作。王娜娜说,在得到帮助和解答之后,隔离人员反馈回来的信任和依赖,也常常温暖着自己和同事们。

 

她提到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一位58岁的老大爷,大爷耳背,因为害怕自己听不到防疫人员的敲门声,从进入隔离点的第一天就加上了王娜娜的微信,“老大爷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可能会有些紧张和焦虑,他总和我说,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打电话。”此后,每到要做核酸、吃饭的时候,王娜娜守在酒店一层的监控屏幕前,拿着手机,准备为老人“报信”。


王娜娜是这个集中隔离点人文关怀组的工作人员,为隔离人员解答政策上的疑惑、第一时间响应对方提出的诉求是她最主要的工作。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几天后,老大爷的核酸结果呈现阳性,被转运去做了进一步的治疗,到了中转站、方舱医院,也都会与王娜娜报平安。但直到现在,王娜娜仍与对方保持着联络,“也是担心,他万一有需要我帮助的地方,我还能搭把手,帮帮大爷。我有时候会觉得,因为这些来自对方的信任,自己这个‘小管家’,也能变成一个‘大家长’。”

 

保障:隔离人员需求渠道24小时畅通

 

大兴区疫情防控专班负责人高坤介绍,今年4月份,大兴通过深挖酒店资源、加快集租房改造等方式,共计储备隔离用房11000间。集租房大型隔离点的投入使用,在及时有效遏制突发疫情扩散蔓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高坤提到,集中隔离可保证单人单间,每日送餐上门,生活垃圾也会有专人清运。对于隔离房间排放的污水,隔离点会定期投放次氯酸钠,同时通过通风、排水改造,也可以避免气溶胶传播到社会面的风险。

 

高坤介绍,目前,大兴区在用20个隔离点,其中密接隔离点18个,隔离用房2859间;入境隔离点2个,隔离用房1000间。

 

“我们派出了199名党员干部,210名医护人员24小时驻点值守,还有消杀、保洁、酒店服务等621名服务人员为隔离人员,提供服务保障,可以做到群里有人应、电话有人接,隔离人员的需求、诉求渠道24小时畅通。”高坤说。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