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为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举办国宴。图/IC photo

自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起,多位欧盟政要密集发布了严厉抨击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呼吁欧盟结成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统一战线”的言论。

抨击会否起到作用,欧盟又能否建立起“统一战线”,引起各方关注。

美国一意孤行将“分裂西方

美国即将于2023年1月初生效的《通胀削减法案》,实际上是一部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立法。这项法案是以“反通胀”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真正目的是向“美国制造”斥资4300亿美元补贴,以加强美国企业市场竞争力。

不仅如此,该法案还以“环保”等名目,要求在美国上路的电动汽车,必须配备美国本土生产的电池,此外还对“非美国制造”施加了种种市场准入限制。

11月底,马克龙动身前往美国,受到美国总统拜登最高规格的待客礼仪。尽管如此,12月1日出现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马克龙,仍然毫不客气地对《通胀削减法案》“开炮”,指责美国一意孤行将“分裂西方”,称“你可能解决你的问题,但会让我的问题变得更糟”,法国“也需要支持中产阶级和就业”。

12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加入抨击《通胀削减法案》的欧盟高官行列,她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责美方大量对本国企业施加补贴的做法,造成美欧竞争“扭曲”,欧盟必须采取“再平衡”措施。

12月5日,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在华盛顿附近举行第三次部长级会议,本应参会的欧盟委员会分管内部市场的委员蒂埃里·布雷东缺席。他的办公室解释说,在布雷东看来,针对众多欧洲国家产业部长和企业关切的议题,这类对话没有提供足够讨论空间。

资料图: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图/新华社

欧盟台面下的“小目标”

早在11月初,马克龙就呼吁欧盟统一推出针锋相对的“购买欧洲货法案”,动用欧盟公共资金对欧盟企业、产业和产品实施补贴——“以贸易壁垒对抗贸易壁垒”。

而身为专门领域负责人的布雷东,则提出了一个“欧洲主权基金”的概念。

他建议,欧盟抽出GDP总值的2%,即大约3500亿欧元建立专项基金,从而绕开欧盟“过于烦琐”的专项资金监管框架,向成功实现绿色转型的欧盟技术和战略部门,如风力涡轮机、光伏产业、互联网技术等提供补贴,从而提高欧洲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很显然,和“挂羊头卖狗肉”的美国《削减通胀法案》一脉相承,“欧洲主权基金”打着“振兴欧洲绿色产业”的旗号,实则是一个在欧盟树立“排外性产业保护壁垒”的框架。

12月4日,冯德莱恩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也强调了和布雷东类似的概念。她直言不讳地表示,所谓“再平衡”的真实含义,就是通过欧盟自己对本方企业、产业的财政补贴,抵消“拜登补贴”对美欧市场及产业竞争的“扭曲”。

不过这些“宏大叙事”,很大程度上是放在台面上讨价还价的“最高目标”,欧盟还有真正追求近期实现的“小目标”。

事实上,台面下的“小目标”,则集中在以下两点。

首先,希望美国及受美国控制的美加墨贸易协定国家,在汽车等产业给予欧盟“特殊豁免”,不强求进入美加墨市场的汽车必须使用在北美生产的零部件,从而为汽车这一欧洲支柱产业“留一条活路”。

其次,希望美国同意与欧洲协调补贴产业的水平、方法,“至少应避免补贴竞赛”,防止出现在实施补贴情形下,美国在诸如无碳氢之类产业上将比欧洲“低三至四倍的生产成本”。

一路唱着高调,刮起访美旋风的马克龙,12月2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不小心透露了底牌:“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欧盟产品获得在美豁免”“我希望明年初就实现这一目标”。

▲2022年2月8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负责工业发展的委员蒂埃里·布雷东参加联合新闻发布会,讨论推动芯片产业的计划。图/IC photo

欧盟反击策略仍缺乏共识

然而,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欧盟的“大目标”“小目标”都注定达成不易。

马克龙在会谈后承认“互不让步”,仅就《通胀削减法案》进行了“非常好的讨论”。正如专家们事先所分析的那样,美国没有同意法国“为欧洲企业提供豁免”的要求。

专家们认为,马克龙、冯德莱恩和布雷东等人的激烈言辞,难以掩盖欧洲在贸易问题上回旋余地狭窄:此次围绕《通胀削减法案》的欧美博弈,恰是在事实上欧盟更加依赖美国的背景下进行的。

在安全和战略问题优先于多边主义的现实世界,欧盟在捍卫主权问题上并不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拜登会毫不犹豫继续坚持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公平似乎正变得过时”。

与此同时,欧盟27国间的协调也变得越来越艰难:面对冯德莱恩和布雷东“欧洲主权基金”、动用欧盟公共资金补贴欧洲产业的概念,欧盟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经济体德国,表现得不以为然。

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明确表示反对,称此举“没有必要”,主张“通过现有工具提高欧盟竞争力”。荷兰财长也作出类似表态。

针对马克龙“购买欧洲货法案”的倡议,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称其为“一个口号,而非一个方案”。

他主张“打官司说理”,向世贸组织提起上诉,并表示,欧盟目前仅应付一场战争(俄乌冲突)就已经精疲力竭,“再打一场贸易战是根本不可承受之重”。

撰稿/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徐秋颖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