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风吹半夏》正在浙江卫视等平台热播中。该剧聚焦上世纪90年代,讲述了以许半夏(赵丽颖饰)为首的企业家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白手起家的故事。新京报记者专访该剧导演傅东育,他表示,《风吹半夏》里面充满了大胆试错的勇气,希望用那个时代的风貌鼓励今天的年轻人拼搏、奋斗,有欲望、有爱、有勇气。

《风吹半夏》讲述上世纪90年代民营企业家的故事。

新京报:剧中人物都有成长线吗?可否详细分析一下剧中这些复杂的人物关系。

傅东育:整个剧中人物关系在我解构的时候,是以许半夏为核心,构建了许半夏身边的6组人物关系。同时,这6组人物关系相互之间还发生着关联,以此营造出那个年代的商业变化。

我来说说这6组人物关系吧。第1组,一起发家的“钢三角”许半夏、童骁骑、陈宇宙。第2组,去北边买钢的“5人组”——伍建设、裘毕正、郭启东、冯遇和许半夏。第3组,许半夏和赵垒,就是从两个人彼此的利用的关系,一直到两个人合作,再到两个人产生情感,产生情感之后又为了各自的事业不能走到一起的这种艰难选择的关系。

许半夏、陈宇宙、童骁骑(从左至右)一起闯天下。

第4组,许半夏和许友仁,她跟父亲的关系就是时代的变迁。利益的变化深刻影响到所有的家庭。剧中许友仁不只是一个“父亲”的角色,我们做了功课,他应该是四几年生人,也就是在解放之前,他的人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他穷过,又走到了改革开放,所以他作为一个小市民,对自己的保护是明显的。但是他骨子里也不是对女儿没有爱,他也确实还有个现存的家庭要顾及,所以这个人物身上的来路和矛盾感,自然会形成剧中与许半夏有张有弛的关系。许半夏会有一些“直言”、许友仁会有一些“戏精”。

许半夏和父亲许友仁(右)。

第5组关系,许半夏和高跃进,也就是一个民营企业家面对产业行政级的领导,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她们之间分寸的拿捏,也是写出了那个年代人和人的关系。

最后一组关系是许半夏发达以后和她所有工人、工程师(贾长安)、投资的合作伙伴(苏国梁)的人物关系。改革开放造就了这批老板,但他们是不是天生就是做老板的呢?显然不是。那么他们用什么样的姿态来做老板,我们想要探究雇佣者和受雇者之间,劳动关系缔约之外,到底还存在着什么样的情感联系……

其实说到底,所有的关系中,我们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是商业的冲击,利益的冲击,对每一个人物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冲击。它在形态上就会表现为:欲望与自我的克制,理性、理智与情感的冲撞。这其中也是一个“分寸”问题。那个年代,为什么大家要绑在一起做生意?因为力量都不够。嘴上说的是情感,但骨子里要的是共赢。但是有的时候可以一起患难,但在分利润的时候会因为标准不同、底线不同,造成彼此都在赤裸裸的、真实的算计。但某种程度上,这个算计又是可爱的。当我们走入改革开放,直截了当地面对市场经济初期,大家用的是最直来直去的,“刺刀见红”的,不耍心眼的,写在脸上的欲望去奋斗。我觉得这个是看得很爽、很过瘾的。所以我们这部剧在人物关系表达的分寸上,拿捏很重要。

《风吹半夏》表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欲望与自我克制,理智与情感的冲撞。

新京报: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代表着历史的某种接续,是承接改革开放和开启未来发展的重要过渡时期。虽然《风吹半夏》的故事最早可追溯至1991年,“钢三角”真正开始阔步创业是在1996年,但在细节中是否也会涉及过去更早时代的烙印?

傅东育:时代的烙印在我们这部戏里,体现在比较年长的几个人物的行为、思维习惯中。比如伍建设,比如许半夏的父亲许友仁。他们的一些思维、行为逻辑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中国从荒芜到建设起来的这个过程。比如伍建设在剧中会像老大哥一样照顾一起创业的人,但可能观念上相对老旧、好面儿。他会觉得生意更像是人情社会;也是因为过于信人,才有了一开始出国买钢被骗的事情发生。但许半夏、赵垒这种新一代的商人,就会跟上一代在观念上不同,他们更加客观、冷静。

两代人之间会有不同的思维。

还有就是钢铁产业,从改革开放初期走到我们故事发生的90年代的当下,整个行业遇到的困境也好、做出的开拓性试探也好,我们做了大量的功课,中国钢铁业的政策变化、钢铁产业的结构变化、梳理这些脉络,包括一些数据,比如钢铁的产能、流程……以及涉及不同地区的差异,这一定都是承接的,我们从过去来,也要提前展望未来如何发展。

新京报:在小说最后,经过生存挣扎的这些人,有痛苦有甘甜,有失败也有成功,但都回不去最初的模样了。在这部剧中是否也会将这种沉重感表达出来?

傅东育:这种沉重感,并不是结尾或人物结局来单一体现的,而是整个发展过程。民营企业家也代表着我们那一代人,不只是商人,也有我们的整个环境和背景,都是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的。这是任何发展都要经历的必然之路。这些在接下来的情节中都可以看到。但我想说的是,我还是更想要表达“希望”。《风吹半夏》是一部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但这个“批判”并非贬义,而是当我们回望过去那个年代的闯劲儿,那个年代的敢想敢为,敢为天下先,对于今天,我认为是有激励感的。这种精神并不会因为那个时代的过去而过去。

当我们的物质文明上升到新的境界,我们的GDP达到了全世界第二,我们要实现文化自信,从这一点上,《风吹半夏》就讲了过去我们经历过什么,我们今天要坚持什么,我们依然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勇敢创新,要敢为天下先。许半夏和所有这些人身上可能会有偏颇,可能会有局限的地方,但是他们的骨子里的那种精神力量,对今天依然是有感召的。这是我们想要表达的。

新京报:你希望通过《风吹半夏》向年轻观众传达什么?

傅东育:在一开始看到这个故事,我兴奋的同时,也在想,我们应该向今天的观众表达一些什么。故事中的企业家确实践行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赢得第一桶金,这不是通过尔虞我诈,或者所谓的“投机倒把”就能实现的。像许半夏他们去国外买钢,就是敏锐地看到了商机,并且践行它。《风吹半夏》里面充满了类似这种大胆试错的勇气。错了,撞了南墙了,吃了亏了,再改过来……这样的过程,就是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而不要原地踏步、患得患失。

所以,我们今天在相对条件优渥的环境下,应该依然保持这样的拼搏和创新的精神。现在一些年轻人会有“不思进取”的言论,但我们还是希望可以鼓励大家拼搏、奋斗,要有欲望、有爱、有勇气。不管面对成功还是失败,都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梦想。这一点,我觉得是《风吹半夏》能够带给今天年轻人的激励和鼓舞。

新京报记者 张赫
编辑 佟娜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