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正在进行。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地所)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启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

 

干旱区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样的特点?联合体将开展哪些工作?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受访者供图

 

干旱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发生生物多样性丧失事件

 

新京报:干旱区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样的特点?面临着什么挑战?

 

元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1/3,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这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十分独特,孕育了丰富的抗逆生物资源,比如抗高温、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抗低温等,许多物种是人类栽培作物、果树以及家畜的野生近缘种或祖先种,这些都是人类生计赖以发展的生物种质资源。

 

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扰动,出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不稳定,比湿润区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事件。

 

另外,全球大部分干旱地区位于发展中国家或者落后地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资金等方面存在短板。所以,严酷的自然条件以及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面临更大挑战,亟须国际社会、科研团体、政府部门和地方社区给予更多关注。

 

新京报:在干旱区,哪些典型的生物处于灭绝或者濒危的状态?

 

张元明:比如,主要分布于中亚干旱区的里海虎于1980年被宣布全球灭绝。IUCN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宣布中亚干旱区的普氏野马野外灭绝,本世纪初在欧洲人工繁育的普氏野马又被重引入蒙古、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的荒漠区,建立了野外种群。另外,蒙古野驴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非常少,上世纪八十年代,蒙古野驴的数量不足400头,这些年通过建立保护区和研究中心,新疆准噶尔荒漠的蒙古野驴就超过了3000头,种群数量不断恢复。

 

植物方面,干旱地区有一些常见的药用植物,比如阿魏、雪莲、肉苁蓉等,被采挖得非常严重,资源量和物种丰富度也在下降。以新疆野苹果为主要优势种的天山野果林,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扰动、病虫害的侵扰以及气候变化等影响,其分布面积、物种丰富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些甚至丧失,野果林生态系统退化比较严重,亟待加强保护这些人类宝贵的遗传资源。

 

BCAA将开展合作研究、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等活动

 

新京报:保护干旱区生物多样性,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注?

 

张元明: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机构、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的联动与协作。政策制定者应妥善制定和规范与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政策,有效推动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并鼓励社区参与,以造福自然和人类福祉,以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所描述的目标。

 

新京报:在COP15-2“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与绿色生计”边会上,“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启动,未来联合体有何计划?

 

张元明:我们希望在COP15第二阶段的会议期间,相关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应联合起来发出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强音。BCAA由中方科学家牵头,是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的指导和支持下发起成立的,包括首批11家成员单位,比如“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日本鸟取大学国际干旱地研究和教育平台、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等等。

 

BCAA将打造成为各国政府、科学家以及地方社区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领域开展合作的国际化平台。未来,新疆生地所将进一步加强和拓展面向中亚、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方案应用到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个领域,促进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的共享和生物资源惠益分享,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

 

我们也与CBD秘书处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五年,双方将通过联合研究、能力建设、知识分享和联合举办会议、培训等方式促进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正在联合申报建立干旱区的国家植物园

 

新京报:新疆生地所长期从事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近些年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元明:我们和政府部门配合,在保护区的设定、范围边界的划定以及保护策略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的咨询建议,为干旱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种群恢复提供了科学支撑。

 

我们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和伊犁植物园对干旱区大量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为干旱区重要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范例。

 

新京报:专家建议在干旱区也要建立国家植物园,新疆生地所是否有这方面的规划?

 

张元明:我们一直在积极申报,规划方案是要把现在已经建设的中科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伊犁植物园两个植物园联合申报国家植物园,这也是我国在干旱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平台。我国国土面积很大,气候带和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所以针对干旱区特殊的植物资源和植物种类,也应该建设一个国家植物园,使得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更加完整。

 

目前,国家林草局对我们的规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我们召开了几次院士专家咨询论证会,我国植物学界的多位院士以及国内重要植物园的专家和负责人对此表示赞同和支持。

 

“框架”谈判在责任落实等方面还存在分歧

 

新京报: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最重要的标志性预期成果就是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据您在前方的观察,目前谈判磋商的进展如何?

 

张元明:谈判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和成绩,当然也有一些困难。成绩就是大家已经就一些基本问题达成了共识,比如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上,各个国家都是利益相关方,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参与其中,没有一方是局外人。

 

但是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在一些细节和条款的设定,比如责任落实、资金落实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分歧,尤其是发达国家要在人员培训、经费投入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这些帮助怎么来提供?经费机制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也可能是制约“框架”最终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的因素之一。另外,像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惠益分享等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一些争论和不确定性。

 

蒙特利尔当地时间15日上午,习主席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致辞振奋人心,表达了中国作为这次会议的主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雄心,以及把雄心转化为行动的决心,给大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相信在这样的形势下,会对“框架”的最终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也满怀信心,在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学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能达成凝聚大家共识的框架。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