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惠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框架”提出到2030年至少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的目标,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海洋和土地保护最大规模的承诺,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和壮志。


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惠远。受访者供图


“框架”对标“巴黎协定”,达成一揽子文件

 

新京报:此次“框架”和12年前的“爱知目标”相比,有什么不同? “框架”达成有什么意义?

 

张惠远:“爱知目标”是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上,国际社会为了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制定的2011-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2020年9月,《公约》秘书处发布了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GBO-5),报告指出,绝大多数缔约方积极制定了本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行动目标,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遗憾的是,“爱知目标”全球实现情况总体不够理想,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仍在加剧。

 

本次会议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其监测框架、关于规划监测报告和审查机制的决定、关于资源调动的决定、关于能力建设与发展和科学技术合作的决定、关于遗传资源数码序列信息(DSI)的决定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揽子文件,就是基于在过去的目标制定、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各方齐心协力做出的改变。

 

“框架”擘画了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蓝图,是全球合作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丧失的指引,“框架”通过后,缔约方将据此更新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更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执行“框架”所需的财务、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国际社会期待COP15成为气候变化领域的“巴黎峰会”,将“框架”对标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因此此次达成的“框架”意义重大。“框架”一揽子决定的通过意味着除了制定兼具雄心和务实的行动目标,还建立了保障目标落实的资源调动和能力建设机制,完善了评估目标进展的规划、监测、报告、审查机制。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

 

新京报:你认为“框架”的雄心和务实体现在什么地方?

 

张惠远:我认为“框架”实现了雄心与务实的平衡,达到了预期设想。

 

雄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定雄心目标。“框架”提出到2030年至少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的目标,这是一个极具雄心的目标。目前,大部分国家都没有完成“爱知目标”提出的在2020年至少17%的陆地与内陆水域以及10%的海岸与海洋纳入自然保护地的目标。在未来10年,再将超过13%的陆地和20%的海洋纳入保护范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海洋和土地保护最大规模的承诺,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和壮志。

 

二是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援助计划,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到2025年每年至少提供200亿美元,到2030年每年至少提供300亿美元,提出了从各个渠道包括从官方发展援助、金融机构、私营部门等方面每年调集2000亿美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资金力度之大,在当前形势下是非常难得的。

 

三是历史性地将遗传资源数码序列信息(DSI)纳入到框架的推进进程。DSI惠益分享一直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突出的问题,也是长期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框架”提出到2030年促进更多地分享惠益,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遗传资源方面的冲突,切实发挥各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确保遗传资源使用的利益共享。

 

务实主要体现在目标设定充分考虑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迫切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非常精细的把握,基于《公约》附属机构如SBI、SBSTTA等充分的工作研究和科学基础,在通过多轮谈判和工作组会议后,最终找到了目标和资源调动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实现了很好的平衡。

 

将设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

 

新京报:“框架”提出的目标未来在实施上有何保障?

 

张惠远:我认为目前已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各项保障推动“框架”目标的落实。在资金支持上,全球环境基金将尽快在2023年设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通过一个特别信托基金来支持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直至2030年。包括去年宣布成立的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也将成为目标实施落地的重要支撑。

 

在组织保障上,出台了执行机制,包括报告、监测和核查、评估等措施,有比对、有监督,评估执行进展,推动框架目标达成。

 

持续推动主流化。各缔约方将按照“框架”要求,更新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和所有行业主流,为目标实施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强化宣传推广。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正在不断提升,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和信息分享,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助推目标实施落地。

 

推出新颖谈判策略,推动解决谈判难题

 

新京报: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在促进“框架”达成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张惠远:我认为,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在促进“框架”达成上充分发挥了大会主席国的引领作用,真正展现出了全球领导力、协调力和推动力。

 

首先是高位政治推动。习近平主席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表达了中国作为这次会议的主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雄心,以及把雄心转化为行动的决心和举措,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给大会注入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对“框架”的最终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举办高级别会议。高级别会议作为各国部长齐聚一堂,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的重要平台,在促进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推动大会进程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议共邀请了140个缔约方、60个国际组织机构的代表出席,其中包括近200位部级代表。这是COP历史上高级别代表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主席国的领导力和协调力,有力推动了“框架”的成功达成。

 

另外,采用双轨制会议模式。COP15大会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给全体缔约方和观察员致函,推出新颖谈判策略,引入灵活机制,优化调整会议组织形式,采取双轨会议模式,推进技术谈判和部长级磋商,邀请一名发展中国家部长和一名发达国家部长两两组合形成部级磋商组,牵头专题推进那些目前在缔约方会议上仍未解决的,但能通过政治引导来推动的议题的非正式磋商,有效推动解决了谈判难题。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