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中国科学院今天(12月27日)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其中《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编制形成。报告称,中国西北干旱区系指贺兰山-乌鞘岭以西,祁连山-昆仑山以北,包括新疆全部和河西走廊的广大西北内陆干旱区,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西北干旱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以山地、荒漠为主体,绿洲面积仅为9.7%,是我国的荒漠大区,荒漠、戈壁面积占全国的80%。


西北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干旱地区之一。同时,这里是我国冰川拥有量最多的地区,气候变暖导致冰川、积雪加速消融,冰川对水资源的调蓄功能下降。


报告称,随着用水结构调整、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水资源利用量外延的不断拓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处在不断提升和增强态势。同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北干旱区山区来水量增加了约110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大幅增加。对不同排放情景下径流预估结果显示,在2040年以前,西北干旱区的天山、昆仑山地区一些大型河流的径流量均会保持高位波动,大多数河流冰川融水径流将在2040年至2070年达到峰值。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西北干旱区温度升高,降水增加,表现出气候“暖湿化”。然而,这种“暖湿化”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西北地区的干旱、缺水状况和荒漠景观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为保障西北干旱区绿色发展,报告建议,针对西北干旱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结构型缺水等问题,进一步挖掘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潜力,打好蓄水基础,用好调水补充,探索增水途径,优化水安全格局。


在蓄水方面,加强山区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调蓄和保障能力,切实解决区域性、季节性、工程性和结构性缺水问题;在节水方面,不断推进技术革新,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用水结构,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在调水方面,基于“空间均衡”治水理念,加快流域间和区域外调水研究,破解资源型缺水瓶颈;在增水方面,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实施山区人工增水,增强山区流域的蓄水养源能力。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