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获悉,2022年以来,通过院地合作,作科所众多专家,在位于山西吕梁山深处的兴县,进行了谷子、荞麦、高粱、冷暖季豆等多种杂粮作物的选育和推广,助力当地杂粮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升“兴县杂粮 中国好粮”的品牌价值,藏粮于技,产业富农,使这个深山中的革命老区,更快走上现代化之路。

 

“吕梁是出英雄的地方,革命年代,这里的人们,用小米和杂粮支援根据地,用青春和热血抗日救亡。乡村振兴的年代,这里又积极投身科技兴农,产业富农的事业,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也愿意在这里开展更多的工作,为老区人民带来更多的科技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在兴县建立的示范基地中种植的谷子。受访者供图

 

小米故乡 现代化中的新难题

 

从高空俯瞰而下,纵横交错的沟壑之间,吕梁山刀砍斧劈的山势间,一簇簇的绿色遮住了土黄色的高原。

 

黄河沿着吕梁山间的峡谷流淌而过,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在山坡上开垦出农田,种植小米、高粱、食用豆等杂粮。

 

这里是小米的故乡,也是革命老区、红色故地。革命年代,兴县是晋绥边区的首府所在地,承担着拱卫延安的重任,也承担着为延安供给粮食的责任。人们推着山坡上产出的小米,翻山越岭,为革命队伍提供后勤保障。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这里依然以谷子等杂粮为主要作物。不同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地方的山坡上,土地被重新平整,道路重新修葺,拖拉机爬上了梯田,千年旱地踏入了机械化的时代。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志辉介绍,21世纪以来,当地发展杂粮产业,在农业领域投入极大,尤其是近十年中,当地加大了高标准农田、节水排灌、梯田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每年建成的梯田超过1万亩。此外,还建立了很多特色的杂粮基地。目前,仅谷子种植,全县就有15万亩左右。

 

杂粮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逐渐显现。如劳动力的问题,传统的谷子不耐除草剂,必须人工锄草,但在普遍空心化、老龄化的乡村,很难再有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这种传统的农业作业中。再如机械化的问题,传统的人工播种,需要间苗,这同样是需要庞大的劳动力投入。只有适合当地的杂粮精播技术,才可能让杂粮生产真正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境地。

 

藏粮于技 科技成果助力老区振兴

 

2021年,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兴县达成合作意向,并于2022年4月正式签约,通过院地合作,为当地杂粮产业提供科技支撑。5月,来自作科所的专家们赴兴县调研,并开始在当地建设优质杂粮种业示范基地。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是最早到达兴县的科学家之一,在位于兴县柳林村的示范基地建成后,他就在这里种植了50亩谷子,包括5个示范新品种、37个苗头品系、55个各种谷子育种材料。

 

兴县地处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适合抗旱性能更好的杂粮生长。尽管在几个月的生长期中,遭遇了涝灾影响,但大部分试验性种植的谷子长势不错。12月30日,在杂粮产业合作项目报告会上,刁现民介绍,其中7个品系的亩产超过了400公斤,9个品系的亩产,超过了当地对照品种。而且所有的品种、品系和材料,都具有抗除草剂、中矮秆抗倒伏、适宜全程机械化的特点。

 

“我们在兴县种植的谷子,吸引了很多当地的农民。”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肖永贵介绍,“比如抗除草剂的问题,当地的传统品种不抗除草剂,需要人工锄草,可留在乡村的多是老人,体力、精力都跟不上。不少老人跟我们说,如果我们的品种真的抗除草剂,他们都愿意种我们的品种。”刁现民说。

 

事实上,第一年的种植,更多是在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刁现民介绍,从这一年的种植情况看,已经初步选出了一些适应当地环境,且产量较好的品种,下一步将继续进行质量鉴定等工作,选出真正优质、高产的品种。

 

种类丰富 产业才会更加完善

 

小米之外,高粱、荞麦、食用豆等,也都同时开启了科技助力的进程。2022年,来自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研究员王丽侠,在示范基地种了20多亩绿豆、豇豆等热季豆,其中有多个品系在当地长势良好,“示范基地生产的豆子,主要都是食用豆,其中有一部分产品已经在今年卖到了北京,在北京一家豆芽厂完成了一批绿豆新品系的豆芽筛选,初步选出了9份高产且商品性能好的新品系。”

 

作科所副研究员杨涛等科学家,则在当地试验种植了豌豆、鹰嘴豆等冷季豆,展示新品种,进行适应性筛选,同时也探索适合当地的新栽培技术。

 

在兴县,旱地杂粮的生产,多为一年一季。杨涛介绍,在2022年,他们也在探索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如豌豆和谷子轮作、豌豆和高粱、荞麦等轮作。主要在冷季豆收获后种植。

 

荞麦、高粱、食用豆、小米,200亩的示范基地中,许多新的品种、新的材料被种植在这里,在大半年的时间中,成长、收获,甚至进入加工、销售的环节。

 

肖永贵介绍,在院地合作中,品种的选择和推广只是其中一部分,科技支撑,也并不只有种植和技术,而是覆盖全产业链的。“我们想做的事情,是把传统的种植优势,和种子创新、产业引领、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和壮大结合在一起,加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互动,打造一个科技助力下的产业生态。”

 

同时,科学家们还帮助当地农业企业,强化品牌建设,使得农业产品,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介绍,在科技赋能产业兴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和兴县县委县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引领和催生新业态,推动兴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产业助农 把利润真正留给农民

 

作为传统的杂粮产地,在重振杂粮产业的过程中,兴县曾做过许多探索和尝试。王志辉告诉记者,整个兴县,小米的种植,都采取统一供给的形式,由县政府统一采购优良种子、有机肥等,免费供给农户,同时和当地杂粮加工企业达成合作,由企业统一回收。农民种植小米的收益,每亩可以达到1500元左右。

 

新的抗除草剂、宜机化的品种、全程机械化的种植,以及建立在县域的全产业链条,在未来,或将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介绍,2022年,通过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和兴县的合作,多位农业专家的支持,目前已经筛选出2个谷子品种、2个食用豆类品种、2个荞麦品种和5个高粱品种,增产幅度明显;同时注册完成杂粮研究院,并配备了工作人员,持续为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同样在2022年,兴县被命名为“山西杂粮之乡”“杂粮美食之乡”。乔云介绍,兴县全年杂粮种植面积突破40万亩,杂粮产业链产值达到10.24亿元,杂粮收入占农民种粮收入的83%,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

 

除了种植、加工外,当地还在开发更多的杂粮产品。如杂粮美食,杂粮菜系等,王志辉介绍,在兴县当地的饭店中,可以吃到小米鸡蛋、小米炒菜等各种以小米为材料的美食,而在加工厂中,也在开发新的健康食品、速食品等。

 

“小米营养丰富,是优质的健康食品。”刁现民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膳食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对健康膳食的追求越来越普遍。而小米、高粱、荞麦、食用豆类这些传统的粮食作物,本都是非常好的健康食品,未来的市场会越来越大,也会给兴县这样的杂粮产地,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杂粮之乡 革命老区的新名片

 

从传统到现代,兴县,这个吕梁山里的革命老区中,正在经历着现代化的嬗变。

 

当大机器爬上山坡,科学家走进农田,传统的小米、高粱,也变得不一样了。

 

乔云介绍,2023年,兴县将扩建5000亩杂粮基地,对谷子、高粱、食用豆、荞麦等优选品种全面开展示范试验和适应性试验种植。同时要创建有机杂粮基地20万亩,打造现代化、智能化杂粮文化园、博物馆,重点推进现代杂粮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晋绥杂粮特色小镇和杂粮交易市场等,“做好兴县小杂粮这篇大文章。”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在兴县,传统的小米等杂粮作物,正在成为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资源,而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实现,正在为这些传统的农耕作物现代化转型提供着最重要的力量。

 

“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钱前说,“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通过科技人才、知识产权、设施平台等优势力量,整合兴县杂粮产业优势力量,把更多成果应用在兴县,把论文写在田野中,促进兴县的杂粮产业兴旺,谱写新时代的‘吕梁英雄传’。”

 

“在过去一年中,作科所和兴县的合作中,实现了优势杂粮产区种源基地建设,强化了杂粮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了杂粮种源技术攻坚力度。在未来,双方还将继续深入合作,抓住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契机,提高杂粮良种覆盖率,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建成现代杂粮产业、生产和经营模式。”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