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姝)2023年1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全国第37个“110宣传日”,在这一天,北京110也迎来了自己27岁生日。工作中,北京110始终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着眼“平安北京”建设,深入践行枫桥经验,以“畅通渠道,联动发力”拓展广度,以“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凝聚厚度,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的征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营造了平安、祥和、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


110接线员在工作中。北京警方供图。

 

1分钟,24小时,365天,北京110的温度不仅是时间上的陪伴,更体现在每一次警情的快速处置和为群众随时排忧解难的真心、热心、耐心、细心中。针对近年来110报警电话总量持续上升、群众咨询求助不断增多的情况,北京110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特别是涉及病患和其家属、孤寡老人、儿童等求助,第一时间派警处置,并同步开展“线上”疏导,化解群众忧虑,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近年来,北京110从接警、布警、出警、反馈等全环节入手,完善了110接处警工作和警情数据的实施细则和规范,明确了快速响应、精准布警和“应出尽出、边出边核”的接处警工作要求。

 

在畅通民意渠道、做好为民服务的路上,北京110还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不断完善联动机制,做到“一键通”“平台通”,对非公安机关管辖的情况,引导转递12345受理解答,实现即时共享信息、快速转递处置、有效跟进反馈结果。2022年6月,此“沉浸式”联动新模式被评为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优秀案例。

 

北京110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完善联动机制。  北京警方供图


同时,北京110与120、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社会单位也不断加强合作联动,特别是在2022年初,冬奥盛事在北京隆重举办,北京110依托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多语言警务援助机制,及时将外国人报警转递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专席,以“在线同步翻译”的方式提供英、法、德、日、韩等21种语言服务。

 

北京110的27年,有优秀榜样,也有无名英雄。牛云龙是在110岗位坚守20余年的老接警员,他把自己的接警经验编写成岗位培训教材,手把手地为一批批接警员传授经验方法。青年民警纪晓甜是接警岗位的新生代力量,在师傅带领下,她苦练本领、主动思考,总结了接警语言技巧的“四部曲”供战友学习借鉴,带动大家共同提高业务能力。

 

青年民警李南、范超、魏铭淇等发挥个人特长,组建110宣传团队进社区、进学校,参加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宣传,广泛开展110宣讲,讲好新时代北京110故事。

 

27年来,北京110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这是每一个接警员不断规范打磨本领,淬炼提升技能,让个体成为团队的战斗力,让团队的战斗力不断推动接处警工作向前发展的见证。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