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票房。官方宣传图


欢喜传媒再度等来爆款。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江红》票房达到34亿,进入中国电影票房榜前十,也成为2023春节档票房冠军。


多次压中出圈电影,离不开欢喜传媒的“导演合伙人制”,这也是其延续多年的打法。早在2018年,欢喜传媒签下张艺谋,在此之前,欢喜传媒已将徐峥、宁浩、王家卫、陈可辛、张一白及顾长卫等多位知名导演招致麾下。


多年来,“文化商人”董平凭借绑定优质导演这一王牌,一路开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满江红》外,欢喜传媒先后投资了《港囧》《囧妈》《疯狂的外星人》《我和我的祖国》等多部影片。豪华导演团队加持,院线票房成为欢喜传媒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中,2018年,《我不是药神》(31亿票房)《后来的我们》(13亿票房)两部影片让欢喜传媒实现收益及电影投资收入1.75亿港元。


赢家欢喜传媒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满江红》由欢喜传媒、光线传媒、中国电影、开心麻花、猫眼微影等11家公司主出品,抖音文化、金逸传媒、上海猫眼影业等10家公司联合出品。


1月29日,光线传媒公告称,截至1月28日《满江红》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人民币29.26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6300万元至人民币7000万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同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非院线发行收入及海外发行收入等尚未最终结算。


作为影片主控出品方的欢喜传媒,无疑成春节档最大赢家。中泰国际在研报中表示,2023年有望成为欢喜传媒收入及利润的释放期。预计2023年上半年出品的电影可为欢喜传媒带来8.4亿元的分账票房收入,扣除相关的项目成本及票房奖励,预计电影分部可获得12.4亿元的毛利润。


欢喜传媒是一家集创新性影视内容投资、制作及流媒体播放平台于一体的公司,由董平、宁浩、徐峥和项绍琨于2015年联合创办,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企查查资料显示,董平、徐峥和宁浩为欢喜传媒的一致行动人及实际控制人,三人共同持有公司40.24%的股份。 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欢喜传媒9.48%的股份、猫眼娱乐持有欢喜传媒5.7%的股份。


欢喜传媒连续两年业绩承压。2020年-2022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6.33亿港元、1.58亿港元、1457.3万港元,合计约人民币1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6亿港元、-2.36亿港元、-9357.9万港元。


记者注意到,2021年,欢喜传媒作为出品方的电影中,除了跨年上映的《温暖的抱抱》获8.64亿票房,《寻汉计》《热带往事》票房均未破亿。参与投资影片《革命者》最终票房停留在1.36亿。


这也反映到公司的财务数据上:据2021年年报,欢喜传媒持续经营业务收益1.58亿港元,比2020年减少75%。尽管如此,欢喜传媒在内容上的投资规模并未缩减,2021年电影及电视剧版权预付款3.94亿港元,同比增加87%。


欢喜传媒屡次提及的业务还包括旗下流媒体平台欢喜首映,这也是打造电影全产业链的重要步骤。不过,流媒体业务并没有让欢喜传媒增色太多。公司2021年中报显示,欢喜首映下载量超3500万,付费用户超1000万。而2021年年报,欢喜首映下载量超3800万,付费用户超1100万。这意味着,接入流量入口后,半年时间平台的付费用户仅增长了100万左右。


文化商人董平的资本局


于欢喜传媒而言,董平称得上是关键人物。尽管外界给董平贴上不少标签,但董平将自己定位为“文化商人”,“我的目的就是将文化和资本结合。”


公开资料显示,1961年内蒙古包头出生的董平,上世纪80年代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专业毕业。早年从事国际贸易工作。1996年,董平创办北京华亿亚联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亿亚联”),成为中国第一批正式进入电影投资领域的民营企业。


2000年12月起,华亿亚联与北大青鸟集团旗下的北大文化重组,并改名为北京北大华亿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华亿”)。


彼时,时任北大华亿总裁的董平,参与投资、监制了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以及李安的《卧虎藏龙》。


2003年,保利文化公司共出资6300万元取得北大华亿51%的股权,两者合作成立保利华亿,这也是当时“最大的文化产业并购案”。两年后,香港上市公司友利控股以5.5亿港元收购董平旗下保利华亿50%的股份,友利控股随之又以增发新股的形式将部分股权转让给董平。经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董平最终成为友利控股实际控制人,并将其更名为“华亿新媒体”。


2008年1月,作为华亿新媒体董事会主席,董平以2.21亿港元的价格向Speedy Swift和Garjuna转让合计17亿股股份,成功变现退出。


董平并未停止在影视圈掘金。2009年,其以个人名义购入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上联水泥,将该公司旗下的水泥生产业务出售后,更名为文化中国传播(简称“文化中国”)。在此期间,他又深度绑定了周星驰,陈可辛等导演,推出了《西游降魔篇》等大热电影。


5年后,阿里巴巴集团以高达62.44亿港元的价格,认购了文化中国增发后股价的59.32%的股份,并改名为阿里巴巴影业。董平和赵超(董平妻子的弟弟)联合持股比例也从26.80%降至10.8%。就在阿里宣布入股前一天,文化中国的市值仅为53.4亿港元,阿里对文化中国的估值几乎是原市值的2倍。


2015年1月,董平以每股1.5港元,减持阿里影业6.25亿股,套现9.38亿港元,持股量由6.21%降至3.23%(约6.8028亿股)。


两次成功的资本运作,让董平实现了财富飞跃。同年,董平再次把目光瞄准了港交所。2015年4月,21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新股认证”公告,向认购方发行了约17亿份的股份,每股发行价为0.4港元,认购总额达6.8亿港元。


董平购入24%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宁浩、徐峥两人分别以1.75亿港元入股,同时成为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19%。而21控股认购停牌前最后交易日,每股1.92港元。交易完成后,21控股更名为欢喜传媒。


张艺谋、王家卫等招致麾下坐拥豪华导演圈


在欢喜传媒这个新平台,董平依然延续着绑定优质导演的打法。


2016年,欢喜传媒分别向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及张一白配发1亿股、1.445亿股、7500万股及1.4亿股新股,分别占公司扩大后已发行股份的3.92%、5.66%、2.71%及5.06%。正是因为这项引入,公司年内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2.54亿港元,其中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付款的非现金开支11.20亿港元。


2018 年,欢喜传媒正式签下张艺谋,配发1.5亿新股产生2.7亿港元非现金开支。


不只是配发股票,欢喜传媒还向导演们提供配套的创作资金。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公司公告发现,依据协议,欢喜传媒为张艺谋、王家卫、张一白各支付了1亿元的运营费,出资1亿元和4000万元,用于发展张一白和顾长卫的作品。


至此,欢喜传媒拥有徐峥、宁浩2015年起6年2-4部电影的排他投资权和制作权以及各地区各渠道的优先发行权。王家卫、顾长卫和张一白三位导演2015年起6年间与欢喜合作至少2部网剧,且欢喜拥有独家投资权(王家卫为优先投资权)和新媒体独家发行权。张艺谋需为欢喜执导三部网剧,欢喜拥有独家投资权,具体项目未定;其中一部可视情况改为电影项目。


此外,根据公司公告,贾樟柯、文隽、王小帅、刘心刚、李杨、陈大明均是旗下签约导演,合作时间大多长达6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导演中,除张艺谋外,其他导演多是2016年前加入,合作到期问题摆在公司面前。


对于选择签约多位导演,董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一开始就签下一批国内顶尖导演,其实是一场“阴谋”。“如果你没有绑定这些内容,你怎么可能去跟腾讯、优酷、爱奇艺比?比钱,比流量,我们都比不过。”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满江红》外,欢喜传媒先后投资了徐峥导演的《港囧》《囧妈》,宁浩导演的《疯狂的外星人》《我和我的祖国》,其监制的《绣春刀2》《我不是药神》,顾长卫导演的《遇见你真好》,张一白监制的《后来的我们》,陈可辛导演《夺冠》和《独自上场》,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等多部影片。


爆款接连不断,院线票房也成为欢喜传媒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根据财报,2018年,《我不是药神》(31亿票房)《后来的我们》(13亿票房)两部影片让欢喜传媒实现收益及电影投资收入1.75亿港元。2019年,欢喜传媒参与出品的两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和《疯狂的外星人》,其中《疯狂的外星人》保底发行收入7亿元人民币。2020年欢喜传媒将《囧妈》作价6亿卖给字节跳动,陈可辛执导的《独自·上场》获6亿保底发行,而公司公告显示这一影片成本为3亿。


如今的开门红,或许预示着2023年的丰收。根据欢喜传媒2022年半年报,业绩期内,欢喜传媒已拍摄完毕多部头部电影,黄渤主演的电影《学爸》,暂定于今年下半年在院线上映。此外,宁浩执导,刘德华主演的《红毯先生》,顾长卫执导,葛优及王俊凯主演的《刺猬》等多部重量级影片将陆续上映。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赵方园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