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国多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几个月不见,孩子的身高又成为家长互相比较的重点。为什么我的孩子长得慢?如何帮助孩子长得更高?在最新一期的新京报《健谈》直播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刘兆祥提醒,父母的遗传因素占孩子终身高的70%,后天因素包括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临床上,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下,将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进行比较,矮于两个标准差或低于正常的儿童生长曲线图3%的孩子,则属于矮小范围,家长们应及时带孩子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评估。”刘兆祥介绍,身高的生长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征,且身高生长有两个高峰,一是出生后至三岁,尤其是1岁内,二是进入青春期后的快速增长,这两个生长高峰家长应格外关注。
 
“父母的遗传身高有一个粗略的计算公式,即男孩为父亲身高加母亲身高除以2加6.5厘米,女孩为父亲身高加母亲身高除以2减6.5厘米。”刘兆祥指出,如果孩子实际身高与遗传身高差距过大,则应先从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寻找答案,判断孩子是否挑食、营养是否均衡、是否经常熬夜等。
 
刘兆祥提醒,除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外,学龄期儿童每天应保持8-10小时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跳跃运动、伸展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跳绳、游泳等,牛奶过敏的孩子应适度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此外,适度补充维生素D3有助于钙的吸收,有助于长个子。如果家长在各方面调整后,孩子仍然身高生长较慢,家长就要带孩子前往专业医院进行评估,判断是否为疾病因素导致的身材矮小。
 
在孩子的身高问题上,有些家长的焦虑在于,孩子“长个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春期发育比同龄孩子要晚一些。刘兆祥认为,尽管大多数孩子的身高发育为正常的,但也存在特殊情况,此时应评估孩子的骨龄与实际年龄以及第二性征发育是否相符,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需要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对于单纯的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后期能发育起来的孩子)而言,“长个晚”的影响不大,而对于某些青春发育延迟(后期发育仍旧很慢)而言,则需要前往医院评估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问题。
 
“孩子身高生长过慢或过快都建议评估骨龄。”刘兆祥表示,如果孩子矮于遗传身高,且骨龄比实际年龄偏小,可能晚长;如果孩子身高较矮但骨龄过大,则需要评估是否存在激素分泌异常;如果孩子身高生长过快,则需要排查有无骨龄加速,排除性早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等情况。
 
此外,对于家长们普遍关注的生长激素能否使用的问题,刘兆祥称,生长激素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激素,在儿童期,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的确需要补充生长激素,否则会影响孩子身高生长,但使用生长激素应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下,严格把控适应症使用,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症等是生长激素的常见适应症。此外,使用前应评估使用者体内是否有小的肿瘤,以免生长激素促进肿瘤长大,了解使用者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关注其使用生长激素时的血糖状况,如果出现头疼、关节疼等情况,应及时调整剂量,定期监测。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