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彭镜陶)2月27日,在第九届“北京榜样·最美义工”致敬典礼暨第十届首都慈善义工风采展示会上,源宇众(北京)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朝阳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理事长丁全宇获得了十大榜样个人的称号。

第九届“北京榜样·最美义工”致敬典礼现场,右三为丁全宇。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谈及这么多年做公益的感想,丁全宇说:“我奉献我快乐,这一直是我做公益的信条,也是我能坚持做这么多年公益的秘诀。”

一直以来,在努力做好本职事业的同时,丁全宇也时刻将公益理念实践到生活中去。他希望能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朝阳区高碑店康家园东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0年以来,丁全宇一直从事物业增值运营服务及智慧社区建设行业。渐渐地,他接触到了北京多个社区,并帮助社区完善或提升了基础设施。

在他生活的朝阳区高碑店康家园东社区,为了弘扬全民健身运动,他帮助组织了社区篮球队,在闲余时间帮助队员们找场地,搞训练,带领队员们参加比赛。康家园东社区老年人多,经常在楼下一起下棋打牌,丁全宇见状,自掏腰包给社区老人请了专业人员,老人们只要下个楼,就能在社区里理发、测血压,还能够学习健康、法律、消防等方面的知识,老人们都赞不绝口。

高碑店康家园东社区的26号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没有物业管理,一直是社区管理的“老大难”。“这里没有监控,没有门禁,路灯十年都没亮过了,路面坑坑洼洼的,总是发生盗窃案,居民们提起来就直摇头。”丁全宇说。

2019年,丁全宇决定带领团队对26号楼进行改造。26号楼没有对讲系统,没法安装能够通过对讲开门的门禁系统,如果装一个能用手机开门的门禁系统,又怕老年人不会用,装一个普通的大门,又不能满足居民防盗的需求。最后,丁全宇和团队给楼门安装了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门禁系统。这款设备集人脸识别、远程开门、门号呼叫、手机呼叫、刷卡和密码开门等功能于一体,楼里的年轻居民也不再担心自家老人无法开门了。

同时,他们还给26号楼所在的小区安装了监控、路灯,修整了路面,甚至帮独居老人安装了宽带,26号楼一下子从老旧小区摇身一变为智慧社区。丁全宇本来想把这套设备交给今后负责26号楼的物业,但是一直没有物业的消息,最初以为花三四万就可以改造完成,但没想到最后花了十七八万,小区居民怕他们缺少资金无法坚持改造,曾经提出集资,但丁全宇拒绝了,“哪能让居民掏钱。”

路灯亮起的那一天,居民们满怀欣喜,跟他说:“十年了,这个路灯终于亮了。”

丁全宇很受鼓励,他表示:“这也激励着我,我要坚持做公益,居民的认可,就是我力量的源泉。”

编辑 杨海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