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注意到,颐和园“画中游”景区已修缮一新,近日重新开放。建筑倚山而筑,视野开阔,循廊观景,仿佛置身画中,故名“画中游”。

 

据颐和园官网信息显示,颐和园“画中游”景区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是万寿山西部重要的点景建筑,中为八角两层楼阁,东西配置两亭两楼,后有白石牌坊和一座三间小殿,各有爬山廊沟通。

 

颐和园景区由画中游殿、澄辉阁、爱山楼、借秋楼、石牌坊等组成。画中游建筑群修缮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本体、院落地面、墙体、山石等修缮,以及文物构件、古树保护等。

 

记者查询了解到,2014年,国家文物局曾发布《关于颐和园画中游建筑群修缮工程方案的批复》。其中提到,画中游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修缮工程应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注意保存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历史价值的遗存,尽可能利用原有构件,最大限度地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针对彩画各种病害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注明保护与补绘面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借秋亭、爱山楼、爱山亭、画中游殿、垂花门等处的内外檐大木彩画保存状况较好,不宜补绘。

 

2018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颐和园画中游建筑群彩画保护项目的批复》,提到应加强画中游建筑群彩画价值和保存现状的评估,依据评估结论确定统一的保护思路,整体分析、统筹考虑,避免造成彩画风格、做法不统一。建议补绘、重绘部分参照现存彩画风格及做法。

 

据此前媒体报道,由于画中游建筑群位于半山腰,不具备机械化运输条件,建筑材料和修缮用物资都需要人工转运上山。修缮过程中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旧砖旧瓦都物尽其用。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