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兔年春节刚刚过完,多地政府便亲身上阵,上演“抢人”大潮,大年初四,苏州市人社局、吴江区人社局、当地重点企业、国有人力资源企业等组成的“劳务招聘小分队”,组团到河南“抢工人”,江苏无锡、浙江台州等地也派出相关招工人员前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驻点招工,广东、福建则是通过包机、包车,前往云南、宁夏等省市区,帮助工人及时返岗就业。

就业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以来,多地也出台促就业政策。那么,今年的就业形势如何?大学生就业会更难吗?什么才是稳住就业的抓手?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系副主任徐凤辉。

贝壳财经:2023年,多项经济数据显示市场主体的信心正在恢复,比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三大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这些市场主体对经济的信心是否传导到就业端?出现了哪些就业回暖的信号?

徐凤辉:以往很多研究发现,市场主体对经济的信心,会通过多重反馈机制(包括政策反馈和市场反馈机制),传导至劳动力市场。今年春节过后,就业回暖信号较为明显,一方面,大量企业开始复工复产,用工需求扩大,尤其是东南沿海省份大规模跨省招工、政府带队跨省宣传用工;另一方面,劳动力外出返岗较早,尤其很多农民工在年后初六开始奔赴外地务工。此外,各地大学全面恢复线下教学,为毕业生工作搜寻、现场面试、求职成功率提供了组织保障。

贝壳财经:今年整体就业形势如何?最近,各地政府大手笔包机包车跨省招工,这种招工热是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徐凤辉:经济恢复需要一段时期,就业形势恢复也紧随其后,因此,今年整体就业形势还不能恢复到之前状态。从经济复苏到劳动力需求,再到劳动力供给,都有不确定性。过去三年,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新业态等,也加速了技能偏向型的技术进步,令岗位供需发生变化。
 
总体来看,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各地政府大手笔包机包车跨省招工,之前就时有发生,主要有人口红利衰退引发劳动力总体供给不足等原因,预计招工热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成为2023年东南沿海用工大省保障企业用工需求的一种常态化方式。

贝壳财经:近年来,就业市场出现新趋势,比如说,人社部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净增了158个新职业,其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如何看待这些新趋势给就业市场带来的机会?

徐凤辉:数字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中国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职业分类变化正是顺应经济变化趋势的自然结果。未来,随着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经济包罗万象,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周期可能会缩短。就业新趋势给就业市场带来机会,但也有多重性。一方面,就业新趋势确实产生了大量新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但另一方面,就业新趋势也可能增加了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

如何抓住机会?首先,劳动者需要深刻认识到技术进步对各行各业的替代趋势,及时更新和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其次,根据自身偏好与职业规划培育其他替代性技能;最后,改变就业观念与提升就业意识。

贝壳财经: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政策如何发力才能解决痛点?

徐凤辉:大学生就业是世界多数国家面临的问题。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职场磨炼,存在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脱节现象,历来都是劳动力市场的弱势就业群体之一。通过政策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连续性且不确定的过程,可从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是基础,提高经济新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发挥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效应。

第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围绕产业链附加值高的环节,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就业的高质量岗位,避免人才资源浪费。

第三,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开设更多实用性的课程,适应社会分工细化的趋势及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偏好。

第四,大学本科属于通识教育,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存在适应期,可能出现短暂的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不一致情况,但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较快,需要企业降低对大学生的就业歧视,真正承担起岗位培训的社会责任。

贝壳财经:人社部刚刚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汽车生产线操作工、快递员、家政服务员、车工等职业最缺工,一边是缺工,一边却又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这种“错配”的情况如何才能缓解?

徐凤辉:劳动力市场上岗位缺口与求职者需求难以匹配,是劳动力市场的常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劳动力存在信息不对称,很多岗位缺口信息,很难及时、准确、快速地传递到求职者的手中,造成潜在的雇佣双方信息匹配障碍。
 
其次,由于劳动力迁移产生较大成本,实际上每个地域内存在一个不完全封闭的劳动力市场,多数劳动力在本地劳动力市场实现岗位供需匹配,而以上报告显示的是全国岗位供需情况。
 
第三,上述职业岗位多属于非全日制工作,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欠佳、工资待遇低、劳动保护不健全等因素,与较高生活成本相比较时,明显低于劳动者的心理价位(或保留工资)。
 
缓解“错配”,首先要健全职业介绍机构的功能,搭建更多公共的职业供需平台,使得岗位缺口与求职者信息能够及时匹配;第二,政府劳动力市场分析报告,可以延伸至能够观察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岗位供需状况;第三,加大我国非全日制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该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纳入法制化轨道。

贝壳财经:今年,还有哪些群体的就业问题应该重点关注? 

徐凤辉:除了高校毕业生外,新产业工人群体的就业问题也值得关注。农民工群体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言而喻,但分享到经济发展成果的比重偏低,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升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如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富裕战略实施过程中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口号,以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但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农民增收问题,尤其是农民外出务工和非农收入问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