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快要下雨了。高年级的同学谁愿意为低年级的小朋友们撑起彩虹伞?”“我愿意。当年学长学姐们就是这样为我们挡住了风雨。”“我愿意。我喜欢看到学弟学妹们那可爱的笑脸。”“我愿意……”高年级学生撑起一把把彩色的雨伞,展现了少先队员如何践行志愿服务精神。3月3日,这一幕在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上演。
 
在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西城区实验小学举办了“学习雷锋心向党 做新征程好少年”主题活动,通过讲述雷锋故事、传唱雷锋歌曲、课本剧表演、诗词朗诵等活动,引领学生感受雷锋精神。

3月3日,西城区实验小学举办了“学习雷锋心向党 做新征程好少年”主题活动。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讲述身边的雷锋故事,新的“雷锋号专列”已发车
 
雷锋名言、雷锋精神、我想对雷锋叔叔说的话、为雷锋写的诗……记者注意到,学校在校园里展出了学生画的各种手抄报,校门口的“我和雷锋叔叔在一起”塑像前也不时有学生前来合影,整个校园里充满着浓浓的学习雷锋的氛围。

西城区实验小学展出的学生手抄报。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雷锋”一直在身边。活动现场,学校教师和学生们也分享了他们心中的“雷锋”。在校担任保安16年的赵师傅,深夜劝离醉酒翻墙进校的社会人员,即使天气寒冷也坚持认真完成各种任务;保洁孙阿姨对待工作负责认真,在卫生间下水道堵塞的时候,毫不犹豫跪在地上认真疏通管道;老师为没来得及吃早饭的同学“开小灶”,送牛奶送饼干……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学生们重新认识了身边的人。
 
当天,该校按照学雷锋传统开启了新一年的“雷锋号专列”, 26个班级选出的26名“列车员”也正式上岗。新学期,他们将带领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更多志愿服务。记者了解到,“雷锋号专列”活动自2003年开始,至今已有20年,被选为列车长和列车员的同学成为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带动更多人加入学雷锋行列。
 
学校已成立30余支志愿服务队
 
如何让不同年龄的小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其实雷锋离我们现在的学生距离已经很远了。但通过雷锋精神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当中、在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当中。”西城区实验小学副校长范亦萍告诉记者,该校自1986年开始成立了学雷锋大队,开展学雷锋活动,至今已经坚持了30多年,学校也涌现出了很多雷锋式优秀教师和一批又一批的学雷锋好少年。
 
范亦萍表示,学校将雷锋精神教育活动系列化、常态化、主题化,同时把雷锋精神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和学生每一天的活动生活当中落实雷锋精神教育,“比如孩子们入学时参观校园,就会来到学校大门口的雷锋塑像前,了解雷锋。到了二年级,在进入少先队前,学生们会到雷锋展馆参观,了解更多雷锋的故事。”
 
扶起摔倒的同学、随手捡起楼道里落下的纸片……西城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一件件小事中传承着雷锋精神。雷锋展馆讲解志愿服务队、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舞蹈志愿服务队、绿色校园志愿服务队……范亦萍告诉记者,该校目前已有30多支志愿服务队。

学校志愿者为低年级同学讲解雷锋故事。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在该校雷锋展馆,记者见到了正在讲解的志愿者、六年级3班学生严傲凯暄。他从五年级开始在此担任志愿讲解员至今已一年有余,在他看来,雷锋精神就是钉子精神,“钉子虽小但异常坚固,如果没有这一颗颗螺丝钉,一个硕大的机器可能都无法运行。我自己也要做一个螺丝钉,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做一个像雷锋一样助人为乐的人。”

西城各中小学将持续开展雷锋主题教育活动
 
今年是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西城区教育系统策划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邀请解放军叔叔进校园、学唱雷锋歌曲、坚持五十年续写雷锋日记……雷锋小学在传统活动中,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学习雷锋的故事让雷锋精神在师生间不断传递。育民小学今年着重倡导学生和家长小手拉大手,下发了学雷锋活动家长倡议书,开展以“雷锋行动我践行”为主题的“雷锋家庭”评选活动等,真正让孩子的家园和校园里“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有雷锋”。

学习雷锋永远在路上。3月5日,从动物园站到先农坛站,贯通西城全境的7路公交车沿线各个站点上,来自全区20所中学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志愿者们将以公交站点为阵地,进行文明引导、站点清洁、秩序维护,宣传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知识。部分中小学组织师生还将走进社区,开展邻里互助、扶老助老、垃圾分类、劳动实践、共建平安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月是西城区教育系统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宣传活动月,全区各中小学还将持续组织“见字如面·对话雷锋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雷锋事迹在身边”等主题教育活动,拓展校内志愿服务项目,设立爱校岗、文明岗、互助岗等;开展“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评选,以活动为载体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