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顺义区仁和镇临河村回迁安置选房工作正式启动,一大早,村民们排队等候办理回迁手续。在林河南大街南侧,新建成的居民楼林立,曾经的临河村变成了临河悦园社区,曾经的农村已经变成了城市模样。现场,临河村村民通过摇号顺序进行选房认购,当天有100套房源选出,一期回迁安置的选房工作,将在3月底完成。

仁和镇临河村回迁安置选房工作正式启动,图为第一批第一个领到钥匙的村民。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临河村位于仁和镇南部,在首都机场东侧,因临潮白河而得名。临河村,是顺义区第三大村,全村有1800多户,5000多村民,曾在拆迁时用16天时间完成所有村民签约,创下了“临河速度”。

临河村棚改项目是顺义区棚改项目中首个启动回迁选房的项目,此次选房共涉及32栋住宅楼、3976套回迁房源、4525个车位,主要分为50平方米、75平方米、100平方米、125平方米4种户型。仁和地区党委委员、副镇长张鹏飞表示,临河村回迁安置工作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仁和镇与相关单位通力合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跑出了临河村回迁安置“加速度”,圆了回迁群众的“安居梦”。

第一批领钥匙,村民选房上楼

安居是民生之本,做好回迁安置工作是事关民生的大事。在选房现场,村民们按照拆迁时候的摇号顺序进行选房。当时拆迁时,临河村的1800多户村民,形成了1200个号序,选房按照之前的摇号顺序进行,分轮次进行选房认购,每户每轮认购1套房屋,直至选完为止。

记者了解到,在回迁安置的过程中,村民可享受“一站式”服务,村民交齐房款及相关费用后,即可办理入住手续。在认购过程中,销控展板实时公示当前房源剩余情况,确保选房全程阳光、公开、透明。还没到中午,记者在选房现场就看到户外展板上已经贴上了红色的认购标志,后来的居民可根据剩余房屋调整选购方案。

一大早,马艳琴一家人来选房。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3月6日一早,53岁的马艳琴一家人来到了选房现场,经过在审核、选房、签约、交费结算、交房验收等一系列手续后,挑选到了一套125平方米的户型,一家人顺利拿到了新房钥匙。

马艳琴家摇号顺序为3号,是第一批进入选房的村民。“最初拆迁时没有太多犹豫,村里拆迁的政策比较好,我们家也是比较早就签约了。”马艳琴儿子今年32岁,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一家人提前商量好了,优先考虑儿子,让他先选自己喜欢的房子。

在新房里,马艳琴望向窗外,她对儿子选的房子很满意,这栋楼在小区的中心位置,距离街道不远不近,也没有遮挡,楼层适宜。一家人仔细检查了供暖、燃气、水电等,以及墙面、木地板、踢脚线等装修质量。“临河村回迁安置房是精装房,基本上可以直接买家具入住了。”

马艳琴一家人进入新房验收。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村里成立物业公司,自己人管理社区

“自己的人服务自己的社区,让村民更放心。”这是临河村成立物业公司管理社区的出发点。在回迁安置前,临河村独资成立了大美临河物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并聘请了工程、保洁、保安、绿化四大项目的专项服务人员,对回迁安置后的社区进行管理。

据悉,临河悦园后续还将成立居委会,届时将采取村居并行的运营方式,村居形成合力管理临河村,村委会主要提供福利支持,居委会进行更多社区基层治理。临河村村委委员单琳对临河悦园创社区标杆,十分有信心。单琳说,五年来,临河村没有枕着“临河速度”“临河模式”的成绩睡觉,而是为创造一个优质的回迁社区不断努力。

“回迁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单琳表示,这是创建优质社区的新起点,从硬件条件来看,临河的回迁安置房与商品房几乎没有差别,包括里边的配套设施,每个院区里都有健身娱乐设施,孩子和老人们能够找到休憩玩耍的地方,同时配套建设了乒乓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篮球场地、室外会客厅。充分给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新京报记者耿子叶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