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投行正在如何适应?

3月中旬,在参加202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三届年会的间隙,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光源资本创始人郑烜乐。

他认为,更多新要素开始作用于产业发展,比如AI、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生物技术等,其本质是中国的发展动能已经从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再叠加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产业变革势不可挡。“产业投融资时代已经到来。”

公开资料显示,光源资本成立于2014年,定位于产业投行,成立至今已为快手、B站、知乎等超200家新经济企业及产业集团完成超320笔私募融资交易,累计融资金额超340亿美元和等值人民币

贝壳财经:过去几年,我国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郑烜乐:去年,我们提出了产业投融资时代的概念,为什么?首先,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中国经济已经从大不大转向好不好,其背后的驱动力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人口红利推动了经济发展,而随着老百姓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及互联网等新技术来袭,2005年到2020年,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迎来巨大发展红利。

当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市场要素已基本完成渗透后,更多新要素开始作用于产业发展,比如AI、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生物技术等,其本质是中国的发展动能已经从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再叠加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产业变革势不可挡。

此外,当前我国市场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内循环方面,既有从技术到供应链到产品再到消费市场的业务内循环,也有中国创业投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政府、产业方参与的资本内循环;同时,中国企业的业务出海、产品出海、技术出海、海外上市等,又构成了业务、资本的外循环,与内循环形成结合、补充。未来的中国经济将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模式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来形成核心驱动力,更好地激发中国大市场的潜力。

在这些大背景下,我国的投资范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产业”这一词,比如,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等,这表明,我国正加大产业发展的力度。

产业酝酿变革也引发了投资领域的变化——即将投资方向与产业进行更为深入的结合,比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多投资人会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写字楼或科技园里谈业务,但现在优秀的企业不再集中在北上广深,而是明显表现出地域的多元性,遍布在各个省市的产业园内,或是隐藏在上市公司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中。

另外,我们去年做的投资人情绪调研报告也显示,从过去几年各行业的投资金额变化来看,半导体、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占比在快速提升,这也表明,投资人正在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产业时代,越来越多投资人支持中国的产业升级,也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科技实业家。

贝壳财经: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产业投融资显然更复杂,这其中的投资机会如何把握?

郑烜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解决的是“我与用户的关系”,而关系是由产品承载的,产品则通过技术与内容构建,这些企业从投资者处融到钱,用产品和钱去获客,再进行商业化,打造闭环。

但当前,产业价值创造的链路发生了变化,新的生产要素与传统行业、大产业结合,改变了产业的运作方式。工业互联网便是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作用于工业,让传统工业降本增效;巨大的市场需求会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新能源车就是典型例子;关键技术的突破也可能带来需求的爆发,比如AR、AI大模型。

可以发现,这些产业价值创造链条都有共同的特点,即一方面要站在产业视角,关注哪些技术更符合产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站在要素视角,观察哪些产业场景能更好地被新要素改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真正挖掘产业价值和投资机会。

贝壳财经:产业投融资时代对投行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郑烜乐:以前,我们要非常懂产品,现在要更懂产业,更懂新要素,只有将产业与要素结合才能更好理解产业投融资。

其次,投行帮助企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当前,影响企业成功的要素更多了,资金、技术、产业与新要素的融合、人才以及更强大的科研力量,甚至是政府的资源支持、国际化的资源支持等,在这其中,投行不仅需要承担引入资金的角色,还需要帮助企业找资源、引人才,2022年,我们向企业推荐高级别人才超400人。

第三,目标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多数投行追求的是交易成功,现在,则应追求客户成功,乃至于产业成功。在产业投融资时代,一个企业的成功能够带动上下游企业的成功,甚至整个产业链的成功。

简而言之,我们发挥的作用是以投行作为载体,以资本作为工具,帮助创新企业更好地产业化。

贝壳财经:你们现在服务哪些产业?对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有何看法?有哪些孕育中的产业机会值得关注?

郑烜乐:我们覆盖了新能源、半导体、先进制造、AI、软件等多个行业,当新的生产要素涌入各行各业时,每个行业都有很多机会,且跨行业合作会越来越多。

具体到新能源车行业,首先,它肯定是方向非常正确的行业,新能源车逐渐取代燃油车已是必然方向,但行业具有周期性,当下低迷是正常的,具有核心技术壁垒、较好产业化应用能力的企业会脱颖而出。

其次,我们非常看好新能源车的出海机会,中国新能源车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下,在中国工业体系的支持下,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至于有哪些孕育中的产业机会,举些例子,我认为新能源各个细分板块都有技术创新的机会,一些技术创新若得到产业认可,便会带来很大的应用场景,比如储能技术革新等;我们也看好AR领域,这是下一个计算平台级别的机会;半导体产业,我们看好打造中国完全闭环的半导体产业生态,以及用新架构、新技术、新工艺等超越先进制程卡脖子限制所出现的投资机会等。

贝壳财经:你们调研发现企业目前的情况如何?你对今年的经济有何期待?

郑烜乐:我们调研发现,去年很多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但做企业就像爬山,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但翻过山脊后会发现路越走越顺,企业家在上坡时越能保持积极心态,越能熬过寒冬,剩者为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比较稳定的高增速,所以,大家对短期经济波动比较敏感。但从长周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驱力已经发生改变,即通过产业升级的经济周期驱动内循环,再通过全球联动促进外循环,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和产业的能力都会得到极大提升,更好投入全球化的外循环中,中国经济也会走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徐超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