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河北沧州献县霍庄村村民张宝松圆了一个心愿:与献县红十字会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决定去世后捐献器官,用于临床医疗、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人去世火化后只留下骨灰,还不如将器官捐献了更有意义。”

 

3月15日,张宝松填写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受访者供图


和张宝松做出同样决定的村民还有很多。“十年来,献县累计有1549人通过线上和线下途径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3月21日,献县文明志愿者协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何伟介绍,志愿者通过到农村集市和公园发放宣传手册,吸引了不少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队,也让更多人有了无偿捐献器官的意愿。

 

全县首位器官捐献志愿者,带领十余人完成登记

 

献县红十字会档案记录显示,赵金栋是当地首例进行器官捐献登记的志愿者。作出这个决定,是受一则新闻启发:一位患重病的十四岁女孩捐献器官,救助了七个人。

 

88岁的赵金栋是献县首例进行器官捐献登记的志愿者。  受访者供图


2013年冬天的一天,赵金栋独自来到献县红十字会,想要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但根据当时的政策要求,遗体捐献登记人征得直系亲属同意,配偶、成年子女不同意的,登记机构不得办理登记手续。另外,还应当在办理登记前选定捐献执行人。

 

今年88岁的赵金栋说,当时,他向家人说明,捐献器官和遗体不仅对医学研究有贡献,还能救助身患重病的人。他的决定不但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妻子、儿子和女儿等一家六口也纷纷加入,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赵金栋一家的事迹在当地传开,七十多岁的张福华向他了解了相关事宜后,也决定去世后捐献器官。据献县红十字会统计,截至目前,赵金栋先后带领十余人完成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

 

器官捐献志愿者加入服务队:传承奉献精神

 

献县文明志愿者协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何伟介绍,从去年开始,当地已经举办了三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仪式。

 

31岁的张星是参加志愿登记的人之一。她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当把捐献器官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张星印象里,父亲曾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闺女,你这样做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她本想捐献眼角膜,但在志愿登记仪式现场观看了公益短片后,张星决定也捐献肾脏等其他器官。2022年5月9日,她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网完成了志愿登记流程。受她的影响,张星的叔叔和婶婶也和献县红十字会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此外,她还自愿加入了志愿服务队,“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更多的贡献,让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献县红十字会为张星颁发的荣誉证书。  受访者供图


据何伟介绍,目前,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献县累计有1549人完成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实习生 陈雪稳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