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数据显示,在截至3月22日当周,外国官方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减少760亿美元,降至2.86万亿美元。这是2014年3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


近两年很多新兴国家在地缘等因素下选择减持美债,非美央行持有美债占比锐减,此外美联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信用泛滥,非美央行增加黄金购买量成为趋势性行为。


今年多国减持美债, 趋势性减持美债可持续性不强


3月15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2023年1月份的国际资本流动(TIC)报告。报告显示,1月份,外国投资者净增持美国证券资产1831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8%,但环比扩大了5.9倍。


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594亿美元,持仓环比去年12月减少77亿美元,为连续六个月减持美债,创下2009年5月以来最低点。除中国外,比利时、卢森堡等多国也在今年1月抛售美债。


而从去年全年来看,全球持有美债规模排名前两位的日本与中国,分别在2022年减持2245亿美元及1732亿美元的美债,法国、沙特、以色列等多国自去年以来也抛售了大量美国国债。


东方金诚分析师白雪对贝壳财经表示,考虑到近期美债价格大幅上涨的“估值效应”,外国官方投资者仍在加速减持,背后反映出在美欧银行业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不断蔓延、美国宏观经济骤然陷入衰退的预期不断增强的同时,美国通胀却依然居高不下,迫使美联储继续维持紧缩的背景下,导致外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同时对美元的流动性需求激增,因此倾向于通过减持美债来“套现”美元,持币观望的情绪较为浓厚。


白雪指出,外国官方机构从抛售美债和FIMA (国外常备回购便利)回购中共筹集了约1360亿美元,但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回流到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或美联储托管计划中,这说明大部分套现的美元现金可能流向了私人市场。


不过,预计这种减持更多属于一种“预防性”的反应。由于美欧短期内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很低,情绪波动料将逐渐缓和;从远期利率协议与隔夜指数掉期利差走势来看,海外美元流动性也并未出现显著收紧,加之美债仍属于相对安全的全球配置资产,海外投资人持续大幅减持美债的可持续性并不强。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认为,近期多国减持美债是基于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等多重因素综合考虑下的结果。从市场因素或盈利因素看,受美联储持续加息影响,美债收益率快速攀升,导致美债价格大幅回落,投资美债将出现较大账面亏损,这也是近期诱发硅谷银行等机构倒闭的主要原因。


他进一步指出,考虑到美联储年内还要继续加息,适当减持美债可以降低投资亏损。从流动性角度看,目前美联储处于缩表进程中,各国政府也在纷纷减持美债。


近期美债定价与加息预期的关联度较高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近期美债定价与加息预期的关联度较高。历史观察,在美联储暂停加息,并转向降息过程中,美债利率也大概率回落。鉴于美联储传递边际宽松信号,且年内存在降息可能。方向上来看,后续美债利率回落概率较大。目前来看,后续10年美债利率大概率在3%-4%区间运行。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由于目前美国面临四十年来罕见的高通胀,外资可能对美联储转向预期更为谨慎。虽然美联储依然在量化紧缩,但3月份美联储借硅谷银行破产推出以面值计价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同时鼓励银行使用贴现窗口补充流动性,由此“吸走”了市场上的安全资产,进一步提高了外资配置压力,短期内可能出现“美联储兜底”的挤出效应。


3月8日至15日,美联储单周扩表2976亿美元,银行从美联储的贴现窗口借出152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未雨绸缪”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继续泛滥。


除了基本面走弱和通胀高位以外,新增的金融稳定问题提升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目前看,市场对美联储宽松的预期明显升温。在近期欧美银行业“暴雷”事件刺激下,市场预计最快三季度就可能降息。如果金融条件转松趋势成型,中长期美债收益率突破下行,国际资本可能再次流向非美元资产。


此外,也有市场人士指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美国国债市场面临了流动性紧缺问题。国债流动性紧缺一方面可能会增大美债价格的波动,若大量的美债持有机构,如银行、养老金、对冲基金等无法通过销售美债来补充资金需求,可能造成较大范围的流动性危机,因此对市场流动性的担忧也全球主要经济体净减持美债的另一个原因。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