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录


>>>政策速递


1.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拉开序幕 绿色低碳成重要议题


2.赵英民: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3.三部门发文支持做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


4.国家发改委赵辰昕:中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


5.利好政策推动,24省市“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目标达到65.85吉瓦


6.中国煤炭清洁转化高端(院士)论坛在陕西神木召开,讨论低阶煤分质利用


7.碳捕集标杆创新技术,全球最大4MWth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在东方锅炉建成


8.大港油田建成10万吨级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示范平台


9.欧盟委员会通过法规,为新车和货车设定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10.欧盟限定从单个第三方国家进口的战略性原材料比例


>>>专题碳讨


摸底A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上线ESG委员会,国企成披露担当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拉开序幕 绿色低碳成重要议题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日前在海南博鳌拉开序幕。本次论坛共持续四天时间,这期间还设置了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全球绿色能源与绿氢供应链、“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等多个分论坛,将通过深入探讨,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这是经历三年疫情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恢复线下举行。


零碳解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确定性突出,是当今世界的显著特点。这种不确定性突出表现在一系列重大挑战上。无论是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还是世界经济下行、全球气候变暖,哪一项挑战都不仅关乎当下,也关乎未来。面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对于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呼声更加高涨,愿望更加强烈。


2.赵英民: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过去的十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5%,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中国贡献。


零碳解读: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和潮流,它既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危机的共同选择,更是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三部门发文支持做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做好绿色能源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优化大型光伏基地和光伏发电项目空间布局。在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将其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合理安排光伏项目新增用地规模、布局和开发建设时序。


零碳解读:支持绿色能源发展,加快大型光伏基地建设,事关我国新能源电力的发展,影响全国的双碳目标。然而,光伏发电产业因为占地面积较大一直面临着,无地可用、乱占乱建的现象,如果不与国土空间规划做好衔接,挖掘潜在资源,势必会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4.国家发改委赵辰昕:中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


2023年3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会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赵辰昕表示,中国致力于绿色低碳转型,不仅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推进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还积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


零碳解读:气候议题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全球议题之一,中国积极参与,并主动作为。赵辰昕表示,中国是《公约》的首批缔约方,一直以来都对《公约》秘书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2015年,习近平主席曾亲自出席巴黎大会,为《巴黎协定》的最终达成作出历史性贡献。


B、地方实践


5.利好政策推动,24省市“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目标达到65.85吉瓦


据专业平台测算,进入“十四五”以来,国家及地方储能政策密集出台,有力地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青海、广东、宁夏、山东、山西等24省市规划了“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达到65.85GW(吉瓦),其中青海、甘肃、山西储能规模最大,2025年新型储能预计装机6GW。山东、宁夏、内蒙古紧随其后,2025年新型储能预计装机5GW。


零碳解读: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发展新型储能是当前新能源开发规模快速增加、负荷峰谷差持续拉大背景下,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然需求。


6.中国煤炭清洁转化高端(院士)论坛在陕西神木召开,讨论低阶煤分质利用


3月28日,中国煤炭清洁转化高端(院士)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兰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陕西神木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说,低阶煤的焦油产率较高,是典型的富油煤。我国富油煤资源总量约5000亿吨,按焦油收率10%计算,可得到油气500亿吨和75万亿立方米。按照10亿吨煤转化规模核算,相当于增加2个大庆油田和年产1500亿立方米的大气田。


零碳解读:我国低阶煤预测资源量2.6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预测储量的57.38%。低阶煤是一种煤化程度较低的年轻煤种,这种煤通过中低温热解可以获得煤焦油、热解气和半焦(兰炭)。目前,低阶煤主要作为动力煤燃烧“细粮粗吃”,利用方式不合理,其中的油气组分没有充分挖掘。


C、企业行动


7.碳捕集标杆创新技术,全球最大4MWth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在东方锅炉建成


据新华网消息,近日,全球最大4MWth(兆瓦时热功率)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在东方锅炉德阳基地建成。东方锅炉与各方共同努力,让燃料和空气在燃烧过程中不直接接触,使用载氧体颗粒在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两个流化床之间的物料循环来传输氧,从而直接得到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烟气。该技术可使二氧化碳捕集引起的供电效率损失从10个百分点以上降低到4个百分点以内。


零碳解读:该项目为后续开展试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加强“双碳”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科技成果,是全球性碳捕集标杆创新技术。除了用于二氧化碳捕集外,还可拓展应用于化学链气化,预期可取消空分系统,使气化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降低近一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8.大港油田建成10万吨级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示范平台


据人民日报消息,记者3月28日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获悉:该油田旗下页岩油效益开发示范平台——沧东凹陷5号平台,正式投入生产。平台内共有9口页岩油井,日产能稳定在280吨左右,形成了1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这标志着我国首个10万吨级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示范平台在大港油田正式建成投产。


零碳解读:依托国内单井最长的连续500米页岩岩心分析,以及多年基础研究攻关,大港油田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页岩油富集理论与评价技术的原创性突破。据测算,平台前期部署的4口井,合计日产油40余吨。新部署的5口井产量进一步提升,单井日产油稳定在40吨到50吨,预测单井首年产油可超1万吨。


D、国际看点


9.欧盟委员会通过法规,为新车和货车设定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据财联社消息,日前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法规,为新车和货车设定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新规则设定了以下目标:与2021年的水平相比,从2030年到2034年,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5%,新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从2035年起,新车和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100%,即实现零排放。新规则将为汽车行业向零排放机动性的转变提供推动力,同时确保该行业的持续创新。


零碳解读:欧盟成员国批准从2035年起禁售化石燃料新车。此前欧盟与德国达成共识,允许继续销售使用碳中和合成燃料的新车,这些燃料可像汽油和柴油一样燃烧,但释放的影响气候气体较少。在欧盟各国能源部长会议上,波兰投票反对该法,意大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弃权。波兰称该法律不现实并可能提高汽车价格,意大利则希望使用生物燃料的汽车也能得到豁免。 


10.欧盟限定从单个第三方国家进口的战略性原材料比例


据中国能源报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酝酿已久的《关键原材料法案》,强调关键原材料是净零工业、数字工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该法案被视作能源供应危机后欧盟采取的又一项稳定经济安全的措施,不仅强调了关键原材料的本土生产、回收以及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重要性,更针对绿色工业、数字工业等制定了“战略性”原材料清单。


零碳解读:具体措施上,欧盟委员会不仅更新了关键原材料清单,更确定了一份针对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战略原材料清单,作出欧盟从单个第三方国家进口的战略性原材料比例不能超过65%、欧盟本土采矿产量需满足每年消费需求10%等多项要求。


二、专题碳讨


摸底A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上线ESG委员会,国企成披露担当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的全面发展事关全局。开局之年,企业已经站到中国式现代化的门口。因此,在追求经济目标,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同时,如何推动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宏大社会命题。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已经渐成风气,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逾越成为推动企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


1.扫描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扩容”,绿色产品等成高频词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委员会是董事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 主要负责对公司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3月中旬,上市公司亨通光电选举成立公司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委员会。工作细则中,涉及定期审核公司 ESG 目标达成情況、监管公司ESG 议题的战略和工作进度等内容。


这也是上市公司为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之一。这类委员会职责,一般除了统筹推动企业本身ESG体系建设,还包括指定绿色发展战略、监督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表现等内容。设立委员会后,燕京啤酒、上海家化还曾发布ESG五年战略规划、中长期战略规划。


贝壳财经记者粗略统计看到,目前中金公司、中国神华、中油资本、华东医药、金龙鱼、南钢股份、中国石化、中信银行等公司已成立相关的董事会ESG委员会或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此外,部分公司已经明确将“ESG委员会”提上日程。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有上市公司对董事会或ESG委员会设置ESG管理的“KPI”,在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履职情况。也有企业制定了对外捐赠的管理制度,发起了各种公益项目,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国家共同富裕的号召。


这背后,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议题的关注维度越来越广。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超过9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整体来看,主要包含可持续发展策略与治理、构建产业数字生态、践行绿色公益、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公共医疗、应对气候变化、共建伙伴关系等方面。


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维度还不止于此。贝壳财经记者翻阅近百份A股上市公司过去两年社会责任报告发现,可持续发展治理、循环经济模式、环境责任、社会发展、客户服务、乡村振兴、诚信经营、减排数据、气候应对战略、绿色金融、废弃物排放管理、绿色产品与运营等成为报告中的高频词。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有企业会明确列出ESG策略,涵盖公司治理、公益力量、人才发展、低碳产品等多个维度。


2.10余年大跨步,国企成披露担当


如今,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渐成趋势,但系统披露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Wind数据显示,2006-2021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从10家上升到1422家,其中,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大幅增长。即便如此,依旧占比不到4800多家上市公司的30%。


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已经风行全球多年,但是在我国被列入企业信息披露中,还是近20年的事。2006年、2008年,深交所和上交所先后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或环境信息披露指引,2015年香港联合交易所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2018年,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确立了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


于企业而言,2012年为一大拐点。当年,国资委发布通知,要求中企必须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将被纳入央企考核体系。进入2020年,随着我国双碳战略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或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引起关注。2022年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将成立社会责任局,以更好地组织指导中央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当前,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呈现国企引领、民企紧跟的发展局面。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报告,截至2022年4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共有1366家(剔除2022年新上市的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9.42%,比2020年增加了2.52%。


国开联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在中证全指的404家央企上市公司中,261家披露了单独编制的2021年ESG,披露率达64.6%。与上一年相比,披露率同比增长接近10%。


近年来,民营企业也在这一热潮中不断争上游。2月下旬,全国工商联发布《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并总结揭示了2021年度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时代内涵和阶段性特征:助推经济稳中有进,吸纳就业能力突出,创新发展成效显著,踊跃投身乡村振兴,走实绿色发展之路,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3.披露制度仍不明确,企业现“日常琐碎生拼硬凑”


贝壳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21日,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超过91家披露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或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


从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律来看,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正获得越来越多重视,成为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企业本身差异也使得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执行,以至于有的企业为了披露而披露,甚至以一些琐碎的故事充当披露的全部,提升空间巨大。


国企的领先与民企的奋起正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动力,不过,报告发布所面临的困惑使得其效果大打折扣,提升改进空间巨大。


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相比海外,我国ESG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仍不明确,企业披露信息的意愿和质量有所欠缺,目前ESG相关数据仍需要完善和积累。此外,ESG评级标准尚不统一,且评级方法透明度较低,评级机构往往将评级方法认定为商业机密,对外公布的内容相对有限。各个机构之间的评级相关性也较低。”


事实上,当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定性信息过多、只披露正面信息、缺乏第三方机构认证等问题。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有的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着重强调一些工作的效果、意义,对具体展开的工作很少描述。有的企业则多为零零碎碎的“好人好事”,把送关爱、爱心购买农产品等信息一一记录,未对整体工作进行汇总。


有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企业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上,一方面存在报告经不起推敲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报告而报告,把日常琐碎生拼硬凑。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同时因为其报告价值被拉低,也失去了以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反推生产经营活动,并且获得绿色金融、国家政策支持的机会。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教授此前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ESG在国际上已经发展了较长时间,其概念早已深入人心,目前正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ESG信息披露体系和评估体系。现阶段,中国ESG的发展和投资依然处在初步阶段,面临着很多挑战。当前中国ESG信息披露还相对缺乏规范性和专门的引导,企业发布ESG报告基本是自愿性的。”


4.ESG大势所趋,企业要“借力”镀金


3月16日,央企中国广核电力发布《202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称:完善的ESG管治不仅有利于公司对ESG事宜的监管,更能形成自上而下的ESG推进机制。中广核电力建立以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的ESG治理架构,负责监管公司各项ESG事宜,带领管理层及各级员工实践ESG方针,实现公司ESG目标。


作为头部核电企业,中国广核电力2022年发电量达到1983亿千瓦时,这一数字超过了江西省当年全社会的用电量1982.98亿千瓦时。此外,中国广核2022年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准煤约5981万吨,折合二氧化碳减排量约16425.43万吨。


除了推动绿色发展这一赛道,企业正在乡镇振兴和社会公益上投入,履行社会责任。2022年,中国广核电力投入乡村振兴、赈灾及捐赠方面资金达到4037万元,科技研发投入超过38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公布了生物多样性、员工培训、企业内部绿色发展、社区关爱等方面工作,并且量化出来。


与大型国企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相比,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上,存在资源空转、浪费的情况。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有中小微企业,即便在社会责任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因为公司财务不规范、企业主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并没有将其系统纳入社会责任报告。有的企业主甚至不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除了年度工作总结外,也可以形成系统的报告,从而推动企业获得政策、金融等方面支持的可能性。


有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从业者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除了在认识上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性,还需要提升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能力。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及治理层面做出了很好的实践。企业想要充分利用ESG,需要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未来发展储备动能。企业关注自己ESG水平提升以及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其获得长期价值投资者的青睐,融资的时候也能够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王遥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ESG在中国的主流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未来国内不管是企业还是投资者均会越来越重视ESG信息,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将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636787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任大明 陶野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