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的吴女士日前突发急性心梗”,在医院抢救后“警报”得以解除。不想病情又急转直下,经医生仔细询问得知,吴女士在发病前两三天,曾出现腹泻、发烧等感染性症状,体温最高达39℃。结合这个细节,加上相关检查结果,吴女士最终被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多由病毒引起,如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B组)、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彦富介绍,这些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对心肌产生直接损伤,机体为杀灭病毒会产生免疫反应,免疫细胞及抗体会将心肌视为病毒进行无差别攻击,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对心肌造成损伤。
 
暴发性心肌炎早期会出现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王彦富提醒,当出现气短、憋喘、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头晕、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时要引起足够重视,此时可能已经出现心肌受损,部分患者可能进展迅速,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如不能及时救治,很快会出现心力衰竭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并可伴有呼吸衰竭、肝衰竭、肾衰竭等,早期病死率高,这也是导致青壮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王彦富表示,部分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心肌大面积坏死,导致心肌收缩功能明显下降,会遗留有憋喘、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
 
王彦富提醒,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合并感染、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熬夜等,均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严重时会出现暴发性心肌炎。
 
“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是永久性细胞,不可再生,一旦发生损伤,心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营养、规律作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王彦富建议。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