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海拔在2200米左右的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建成。  受访者供图

4月,北方各大滑雪场陆续封板,2022—2023雪季即将结束。但在广州、成都、重庆等南部、西南部城市,各大室内滑雪场依旧人流如织,滑雪不再受季节所限,“雪季”的概念也逐渐变得模糊。

北京冬奥会后,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冬奥会全项目参赛”、“创冬奥会参赛历史最佳成绩”等目标的实现,国内冰雪运动氛围持续升温,冰雪项目热度不断向外辐射。作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30余年的战略结晶,“南展西扩东进”的实施和持续推进,为建设冰雪运动强国奠定了坚实根基。
 
成果
室内冰雪,参与体验者达22.86%

在北方雪季即将进入尾声时,位于广州花都的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依旧人流如织,“相约去广州滑雪”不再是一句玩笑。北京冬奥会后,冰雪热度不断向外辐射,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成效渐显。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体育主管部门就曾提出“北冰南展”的战略构想。依托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对北方的冰雪运动项目引进和发展,一方面能拓展大众冰雪运动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能提升中国冰雪运动整体竞技水平。

2018年发布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实施纲要》中提出,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针对南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的气候、地缘等特点,提出了“因地制宜、分门别类、重点发展、宜冰则冰、宜雪则雪、室内外结合、各显所长”的冰雪运动战略实施策略。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冰雪运动参与人数稳步提升,参与率分别为25.34%、18.64%和22.07%,参与人数分别为1.43亿人、0.68亿人和0.84亿人。

在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过程中,室内冰雪运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报告》显示,22.86%的参与者体验过室内冰雪运动,如室内滑冰滑雪、室内模拟滑雪机等。这几年,广州、武汉、成都、重庆、昆明等地陆续建成室内滑雪场,南方城市的冰场数量也在快速增加,加速了南方冰雪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年来红利持续释放,北京冬奥遗产得以充分利用,冰雪运动的覆盖人群更加广泛,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参与方式更加便捷。后冬奥时期要继续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持续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

广州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吸引了众多爱好者体验。  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热潮
新打卡地,港澳客人组团广州滑雪

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相关产业研究报告预计,2022—2023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接近4亿,产值突破8000亿元。

即便在此前冰雪运动相对匮乏的华南、华中地区,冰雪产业也正在成为“热经济”。在湖北恩施巴东县,海拔1800米左右的绿葱坡镇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于2019年底建成巴东绿葱坡滑雪场,目前已经成为恩施冬季旅游提速的强大引擎,也成为巴东告别“旅游淡旺季”的分水岭。

绿葱坡滑雪场总经理胡陶木介绍,此前几个雪季虽受疫情冲击,但雪场接待人数仍比较稳定。2020—2021雪季,绿葱坡滑雪场接待滑雪人数12万,收入2600万元;2021—2022雪季接待滑雪人数10万,收入2000万元。同时,绿葱坡滑雪场带动了周边600余人稳定就业,年均拉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以上。

胡陶木介绍,绿葱坡滑雪场的建成带动、促进了巴东餐饮娱乐、避暑度假、民宿休闲等业态及旅游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滑雪场周边新增民宿160家,床位超1000张,新增餐饮娱乐110家,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热雪奇迹滑雪区整体落差66米,滑雪爱好者排队乘坐扶梯。  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同为2019年开业的广州热雪奇迹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如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滑雪胜地。广州热雪奇迹滑雪区整体落差66米,拥有适合零基础的单板练习道、双板练习道、中级道、两条高级道等5条不同难度的雪道,室内常年恒温-6℃,覆雪厚度常年保持在50厘米。开业后仅用时15个月,广州热雪奇迹客流量便突破百万。截至2022年1月,广州热雪奇迹客流量超过了200万人。

广州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位于广州花都区,连接东莞、深圳,辐射港澳。市场部工作人员卢丽灵介绍,目前有很多来自港澳的客人,他们的滑雪热情很高,经常组团来广州滑雪。

助力华南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广州热雪奇迹也在积极推动冰雪进校园,目前在广州30所学校开展滑雪运动,不少青少年都是在那里接触、喜欢上了滑雪。11岁的广州女孩王涵之就是在那里开始系统练习滑雪,目前已成为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一员。

此前,广州女王涵之在室内滑雪场系统练习滑雪。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延冰 摄

此外,今年1月复工并更名的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06米,落差83米,最长雪道441米,涵盖了约8万平方米的滑雪场和约2万平方米的冰雪主题商业区,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中国落差最高的室内滑雪场。按计划,该雪场将在2025年11月运营开业。

范例
对接国际,神农架新基地备受期待

地处湖北西北部的神农架林区平均海拔1700米,堪称“华中屋脊”,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峰超过6座,全年积雪时间长达100天,冬季整体气温环境条件与欧洲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类似。

由于特殊的纬度、温度、湿度、海拔等条件,使得神农架全年降雪丰沛、雪质蓬松,拥有南方地区一流的冰雪资源,被誉为“南国雪乡”。国内外滑雪场建设专家多次调研后认为,神农架林区是落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理想的核心节点。如今,湖北已成为冰雪运动“南展示范区”,这其中神农架林区走在了前列。

2004年,海拔在2200米左右的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建成,成为黄河以南最早开展冰雪项目的地区之一。雪场面积20万平方米,雪道最大垂直落差210米,可同时接纳3000人参与雪上活动,是中部地区接待量最大、规模最大的滑雪场之一。

神农架林区目前拥有4个滑雪场。  受访者供图

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体育科科长李翔介绍,神农架林区目前有国际滑雪场、中和滑雪场、天燕滑雪场、龙降坪滑雪场4个滑雪场,以及巴桃园和神农顶两个冰雪乐园、1个大九湖雪乡。林区雪场总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型难度雪道27条,雪具10000余套。据神农架林区文旅局相关数据,2020—2021雪季,林区共计接待赏雪、滑雪游客22.2万余人,4大滑雪场收入共计4018万元。

相比北方很多滑雪场,神农架林区的滑雪场无风、少雾,气候条件湿润、温暖,更适合大众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专业运动员训练。2020年,林区政府与鄂旅投联合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神农架示范基地项目,拟投资建设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的桂竹园冰雪运动综合体。项目将按照国际雪联标准,建设高山滑雪赛道和自由式滑雪赛道,具备承接国际单项赛事(世界杯)的要求,也将填补国内自由式滑雪等技巧性项目冬季缺乏良好气候条件训练场地的空白。目前,新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

与神农架同样拥有地缘优势的还有贵州六盘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六盘水市副市长陈婷婷介绍,贵州省以“省队市办”模式与六盘水市合作组建了第一支贵州省冰雪运动队伍。六盘水市充分运用地理条件,建成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3个天然高山滑雪场。

变迁
冰上创业,杨扬见证冬奥“扩大效应”

2013年,我国首枚冬奥会金牌得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杨扬在上海创办了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梦想就是让更多南方青少年参与冰上运动,“这搭建的不仅是一个体育馆,也是南方孩子的冰上梦想,还给了我延续冰上情结的机会。”本赛季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名单中,首次入选的两名00后小将宋嘉华、李坤正是来自飞扬冰上运动中心。

2019年1月,杨扬把一片600平方米的冰场搬到东方明珠塔下,搭建了上海首个大型户外冰场。“一个城市要健康、有活力,运动是最好的方式。”杨扬说,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城市,对冰雪运动的接受度和参与度还是很高的,冰雪运动这些年的发展也很快。

其实,上海跟冰雪运动渊源颇深,此前先后举办过短道速滑世锦赛和花样滑冰世锦赛。此外,上海这些年还举办过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上海超级杯等冰上国际赛事。明年,上海还将举办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

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杨扬说北京冬奥会极大促进了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冰雪运动,“北京冬奥会申办之前,很多人说知道我是冬奥会冠军,但不知道具体什么项目。”杨扬称,得益于北京冬奥会的“扩大效应”,不光是上海,整个南方城市冰雪运动都在快速发展,“举个例子,现在每到周末都有从上海直飞张家口的飞机,航线的开通证明是有足够的人数,这在原来是不可能的。”

杨扬说,她在微信朋友圈中经常看到很多人去冬奥场馆打卡,这让她非常羡慕。“国家速滑馆如今也对公众开放了,我跟朋友说北京人太幸福了,这可是全世界最好的速滑馆,有着最好的冰。”作为当时申冬奥大使之一,杨扬当年的一大愿望就是能让大家在冬奥会后享受到奥运遗产,如今都已经实现了。

广州冰场滑冰的人不少。  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势头
赛事扎堆,冬奥军团期待南方力量

2022年,广东、湖北、四川、上海等省市运会中,首次将花样滑冰、冰球、短道速滑、滑雪等冰雪运动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效应持续升级。

今年年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了第一届冬季运动会,进行了速度滑冰、越野滑雪等10个大项的竞技比赛和15项群众性体育活动。首届自治区冬运会还邀请了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山东、广东6个援疆省份近百名运动员参加高山滑雪、滑雪登山、花样滑冰等5个项目赛事,有力促进了全国各地冰雪运动的交流。

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表示,中南部省市将短道、冰球、花样滑冰等冰雪项目列入省运会,说明在冬奥会后各地仍继续加大对冰雪运动的重视力度,这也为推动后冬奥时代的冰雪运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冰雪运动纳入省级运动会,对全国冰雪运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将鼓励各省市区及社会组织成立冰雪俱乐部、建立冰雪运动队、完善场地设施,注重青少年在冰雪专业领域培养。越来越多省市区参与冰雪运动的建设,提升了冰雪赛事的竞争性和观赏性,拓宽了国家队选才范围,增加了冰雪项目后备人才储备。

同时,越来越多的南部、西南部城市开始参与承办国际冰雪赛事。2019年,重庆首次举办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此后已连续数年获得举办权。今年8月,深圳将承办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赛事。明年,上海还将举办2024年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

滑雪青少年参加钻杆比赛。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延冰 摄

南方省市冰雪赛事越来越多,也为培养更多南方运动员提供了土壤。这之前,历届冬奥会中来自南方地区的运动员数量相对较少。但近年,南方地区冰雪运动正在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有潜质的运动员。北京冬奥会,参赛的176名运动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其中便有不少来自四川、浙江、云南、重庆等南方运动员的身影。

冬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在未来的冬奥周期中,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会有更多南方青少年参与并从事冰雪运动,南方地区的运动员参赛数量将会逐步增加,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和壮大做出更多贡献。
 
展望
因地制宜,中国冰雪运动未来可期

李晓鸣表示,冰雪运动的推动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南方省市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南方城市发展冰雪运动,特别是冰上运动有着独特的条件,对于提高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持续升温,“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持续深入。南方城市因地制宜,能冰则冰、能雪则雪,通过冰雪运动的发展也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冰雪产业的发展。“相信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中国的冰雪运动发展未来可期。”李晓鸣说。

不同于夏季运动,冰雪运动的资源主要在民间、在社会。“过去那种政府包揽的模式,不太适合冰雪运动的发展,政府也包揽不起。”李晓鸣指出,冰雪运动的投入远远是夏季运动数倍,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扶持、帮助的功能和作用,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的积极性,三者共同促进,才能发展好冰雪运动。

相对于北方省份,南部省份更注重在社区和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小型冰雪活动,如冰雪运动体验营、冰雪运动推广活动等,这也有利于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

青少年在湖北恩施巴东绿葱坡滑雪场训练。  受访者供图

李晓鸣表示,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首先要立足于兴趣爱好的培养,破除功利和急于求成的心态。要把青少年冰雪运动看成是教育的一部分,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政府主要是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引导。

“要充分认识到,我们还处在冰雪运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脚踏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李晓鸣表示,要充分认识到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搭建平台,让更多喜爱冰雪的青少年有展示的空间,做好家庭、学校、政府的联动。

此外,要出台鼓励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相关政策,调动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性。李晓鸣称,要充分认识到后冬奥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冰雪运动的发展积极调动各方力量,与相关产业、行业相融合,带动和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