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在某消费点评平台上显示的信息。

米其林三星的美食享受,却演变成了花钱找罪受?据纵相新闻,某地一家名为“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的高级餐厅,短期内陷入两起疑似食物中毒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4月7日,王先生等6人花费40800元在该餐厅就餐后出现了上吐下泻的情况;一天之后的4月8日,市民宋小姐也向媒体反映,她和弟弟于3月14日在这家餐厅用餐后也出现了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当天的餐位费高达8888元/人。

涉事餐厅不仅价格昂贵,也获得了不少荣誉,是入选《2023上海米其林指南》唯二的三星餐厅,此外还在“亚洲50最佳餐厅”等美食榜单上。该餐厅生意也很火爆,据一些顾客反映,用餐得提前数月预订。

这样一家餐厅却连续陷入了食物中毒的风波,这种反差让人难以置信。店名里的“Ultraviolet”是“紫外线”的意思,却让人不禁怀疑消毒工作做好了没有。

事情发生之后,店家和顾客的沟通也谈不上周到。第一起事件中的当事人王先生,向餐厅反映问题4天之后收到了店家发来的英文邮件,表示此事“与餐厅无关”,这个态度让王先生十分不满;另一起事件中的宋小姐在事后和餐厅沟通,餐厅表示“至今未发生过食物中毒事件”,之后就再无回复。

问题是,食物中毒最佳调查时间只有72小时。这个紧迫的时间对于顾客来说是不利的,考虑到顾客生病、就医本来就需要耗费一段时间,等到精力恢复再和餐厅沟通,再碰上餐厅敷衍推诿,很容易就拖过这个时段。

如此一来,关键证据就可能遗失,导致真相湮没。而涉事餐厅又在王先生和宋小姐就餐之后更换了菜单,这对顾客维权更加不利。当然,更换菜单未必是有意的,也不见得和疑似食物中毒有关,但至少说明食品检查本身需要争分夺秒,餐厅迟缓的回应,客观上就会导致检查困难。

目前,监管部门已经介入,尽管最佳调查取样时间已过去,但仍需职能部门与餐厅和消费者三方合作,尽可能复原事实、还原真相。对顾客来说,这是关系到健康安全的大事,容不得马虎;对餐厅来说,这也关系到来之不易的声誉,如果确实坦荡磊落,不妨大大方方地配合,借此来澄清事实。

报道中的另外一个细节也值得注意,即这家餐厅非常神秘,没有具体地址,不能自行前往,需统一集合后发车把客人送到用餐地点。这固然有利餐厅营造“高级感”,但这是否符合市场管理要求和餐厅经营规范,却存有疑问。

比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明确,餐饮服务不得选择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应距离污染源25米以上等。如果餐厅如此神秘,顾客需要“开盲盒”般前往就餐,这种体验很新奇,但也造成了外界对餐厅选址、布局等缺乏足够的了解与监督。

考虑到涉事餐厅已连续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相关调查也不妨从各个经营细节入手,排查其间有无关联。

餐厅当然有档次之分,收费也有高低之别,但有一点是平等的——必须保证食品安全。这一底线要求,对所有餐厅都是一样的。因此,高端如米其林餐厅,也不能在监管之外,更不该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傲慢。

就涉事餐厅来说,至少态度可以更诚恳一些,积极主动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社会的疑问。餐厅的菜品再精致、设计再奢华、概念再酷炫,但如果在底线问题上屡屡犯错,恐怕也难逃被市场淘汰的结果。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