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在新京报社、千龙网主办,新京智库、贝壳财经、北京帕尔玛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信心与繁荣——2023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主题论坛“数字中国: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消费”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锋说,建设数字中国,是中国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通过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锋“数字中国: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消费”主题论坛上进行主旨演讲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效益持续领跑全国
 
今年年初,《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已经是数字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内涵。
 
潘锋介绍,北京正在全力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是中国数字化进程中的创新引领者和产业先行者。2021年7月,北京印发《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2022年11月,出台了《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7万亿,占GDP达到了41.6%,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了9958.3亿,占全市GDP比重达到了23.9%。
 
在数字产业化领域,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效益持续领跑全国。潘锋指出,北京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信创、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规模均居全国之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产业数字化领域,涌现出了以三一智造、福田康明斯“灯塔工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标杆企业。
 
在数字化治理领域,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以目录区块链为核心的“汇管用评”数据治理体系,累计汇聚了445亿条政务数据和1987亿条社会数据。数字政务服务实现了一网通办,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也实现了首个运行记录的开门红,落地了全国首笔1000万数据资产抵押的融资贷款。
 
数字产业化形态多样
 
北京正在打造“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2441”的第三个“4”指的就是“四个服务”的创新产业,包括区块链和先进计算、科技服务业、智慧城市和信息内容消费。潘锋表示,“我们如今更加关注通过数据要素的流通,不断释放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这种作用是全方面的,它既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协同,也会带来服务业制造、数据交易等新的业态,更能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双碳’战略,实现高端制造绿色的发展方向。”
 
面向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实际需求,北京通过开放特定的城市级场景为数字经济的新技术、新业态提供先试先行的平台,支持企业、科学家在城市级工程实验平台上会聚,通过获取海量数据,支撑技术的快速升级。
 
潘锋称,2020年9月,北京市政府决定在经开区设立全球首个云网联控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推出了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实时的云、可靠的网和精准的图,基于车、路、云、网、图五位一体建设,实现智能网联的中国方案,在示范区中成立了北京市领导担任组长的示范办公室,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14项,开展了标准研究22项,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落地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示范区建设至今,已聚集了车、路、云、网等关键要素的企业40余家,吸引了相关领域的百余家企业参与建设,为19家自动驾驶企业超600车辆发布了道路检测车牌,开放了检测道路1544公里,居全国首位。
 
对于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期待,潘锋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在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作用,打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供应链,共筑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未来将发挥北京人才科技优势,营造勇于、乐于、善于利用数字化转型的氛围,全力助力数字中国的建设。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