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诈中心负责人之前,刘罡眼里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些神秘。
 
作为近几年最高发的非接触类案件,电信网络诈骗发生在当事人毫无防备的时候,此前发生了什么、对方是谁、哪句话真、哪个链接是假,这些问题还在脑海里打转的时候,事主的钱就已经没了。
 
刘罡见过被骗的老人,气得埋怨自己,也见过不听劝的中年人,一次损失后不听劝再次被骗,还隔空遇到过狡猾的诈骗分子,呼叫转移了事主的电话后一边和警察“打太极”,一边催着事主迈入他们的圈套汇款转钱。
 
很多时候刘罡不忍心直戳事主的心窝子,一遍又一遍复盘骗局其实就是一次次揭开他们的伤疤,但他知道,这是个让大家提高警惕,把诈骗手段入心入脑的好时候。在刘罡看来,将反诈工作送出门,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形成全民反诈氛围,才能建起一道真正的反诈防火墙。

刘罡在给接到诈骗电话的事主拨打劝阻电话。受访者供图

追人,追钱,抢时间
 
2022年7月正式成为一名反诈民警后,刘罡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案比传统案件更棘手。虽然相对于传统接触式案件,电信网络诈骗案的侦破中有更多技术手段加持,但技术只是工具,在海量的信息里找到有效信息,捋出可疑线索,从大量资金流水中“救”出事主的钱,背后是大量的人力在工作。
 
传统刑事案件大多是单人或者小型团伙作案,而电信网络诈骗背后的犯罪团伙规模甚至达到几十人、上百人,刘罡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拉扯,“我们像是在和犯罪分子‘抢人’。”
 
朝阳分局反诈中心每日都会收到1万余条预警信息,在收到这些信息后会第一时间进行研判,情况复杂的由分局反诈中心进行劝阻,其余的则要迅速分配到整个朝阳区40余个派出所的劝阻员们手中。刘罡说,无论是分局还是派出所,为了防止群众被骗,劝阻员们每日都要拨打大量劝阻电话。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反诈民警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劝阻电话那一头,大部分的回应是“我没有上当”“放心我没被骗,谢谢您”,但一些电话接听后让人一身冷汗,“我正在按照他们(骗子)发来的网址填信息呢。”“我正在和对方视频。”“我差一点就转账了。”电话里也传来过绝望的声音,事主先是一阵沉默,恍然大悟后哭得泣不成声,或者捶胸顿足开始咒骂。因为钱一旦汇入骗子的账户,就像一滴水汇入江河,再想追回难度相当大。
 
为了尽量避免群众损失,接到预警信息后,劝阻员们的工作一直在提速,“再快一点,多打几次电话,钱或许就保住了。”

刘罡(右)到派出所三级反诈中心调研指导工作。受访者供图

“戳心窝子”的人
 
这样的“争夺战”几乎天天上演,但这还不是最难的。
 
诈骗分子在一步步拉事主“入局”时就早有准备,“骗子告诉老人,你一会儿会接到96110(反诈中心)的电话,民警会说你遇到电信网络诈骗了,你别信,我们只是号码在国外,容易被认为是骗子,其实我们一点事儿没有。”刘罡在劝阻一位老人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她给境外一个账号汇款购买产品,但对方以“关税问题”“物流原因”“货币兑换”等借口无法兑现,并让她按照指引继续投钱。刘罡几次劝阻都被老人回绝。
 
被深度洗脑的当事人还可能会在骗子的诱导下将电话呼叫转移或关机。
 
2018年5月,朝阳分局反诈中心成立的第二天,民警王佳就遇到一起冒充公检法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她给当事人崔女士打的电话被一名男子接起,对方表示崔女士是他老婆,没有被骗,让王佳放心,随后挂断了电话。
 
这番说辞引起了王佳的怀疑,“接电话的男子是南方口音,一直勉强说普通话,还反复强调‘我老婆没有被骗’。”王佳还想到,接通电话前的声音和正常的“嘟嘟”声不太一样,她推测崔女士的电话被呼叫转移了。
 
呼叫转移只能转接来电,但不能转接短信。王佳开始短信“轰炸”崔女士,“现在给你做笔录的是假警察,打110报警”“千万不要做贷款,他们是骗子,你没有任何违法犯罪记录”……三四十条短信发出后,王佳接到了崔女士哭着打来的电话,她告诉王佳,此前接到电话称自己涉嫌参与一起洗钱案件,心里十分害怕,已经按照对方要求把所有存款转到一张银行卡里,并在酒店开好房间准备和对方“警察”用QQ做笔录,万幸看到了王佳发的信息,银行卡里的钱还没有打给骗子。
 
在前面提到的案子里,被骗的老人告诉刘罡,对她精神打击最大的不是自己被骗,而是面对公安机关劝阻的时候,她还是选择了相信骗子,她觉得羞愧。刘罡说,每次揭开骗局真相的时候,多数人尤其经验丰富的成年人颇受打击,他们的信心、判断力甚至几十年的社会生存经验全部被推翻,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残忍的。
 
但即便这样,刘罡还是要做那个“戳心窝子”的人,为他们复盘被骗经过,把骗局掰开揉碎了反复说,隔段时间还要回访问问情况,“为的是防止他们再次上当受骗,并且同步开展心理疏导。”

刘罡在线下进行反诈宣传。受访者供图

人人都是反诈劝阻员
 
从2012年朝阳分局成立电信队,反诈宣传就随之产生。他们把事主被诈骗的案例编写成册,做成海报、宣传单发给群众。上下班几乎没有界限,民警们经常把反诈宣传品随车携带,遇到人多的场合就搬出来随时随地给大家发放,但后来他们发现,这样“漫灌”式的宣教效果并不理想。
 
从“粗放”转向“精准”,是反诈民警们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现在,他们面对社区老人,讲解保健品、投资理财诈骗套路是重点,针对公司职员,内容就变成了冒充老板骗会计、冒充电商客服、谎称虚假征信的案例,而如果给大学生讲课,刷单诈骗则是防范重点。
 
今年,刘罡有了更多想法,此前北京市反诈中心、区级反诈中心、派出所反诈团队的三级建构之下,将反诈工作进一步延伸,“还要延伸到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案例不能光让民警说,宣传也不能光让民警做,让大家互相传递反诈知识,形成全民反诈氛围。”
 
在刘罡看来,除了事主的金钱、情感的损失之外,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损失的是社会信誉,某种程度来讲,这个影响面会更广,持续时间也会更长。正因此,反诈应该全社会参与。

目前他和同事们也在研究新的机制,设想今后在劝阻当事人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一些方式发动家人、朋友共同开展劝阻工作,这样除了民警外,其他人也可以担当起劝阻员的角色。

刘罡将每一次与诈骗分子的博弈比作一个“反诈项目”,不管是民警、家人,还是朋友,每个参与者都是劝阻员,防止他人被骗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防骗免疫力。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编辑 刘倩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