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十年,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生态环境以肉眼可见的变化持续改善。


北京这十年,完成了发达国家30年的治污历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跟随我们的镜头,通过十组照片看北京生态治理十年十变。


一变:蓝天变多了


故宫角楼对比照片(2014年、2022年)。均为邓伟摄


“冬奥蓝”、“1微克蓝”成为靓丽底色。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期间,全市PM2.5低至1微克/立方米,为历年同期监测的最好水平。


2013-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显著增加,2022年优良天数为286天,较2013年增加110天,好天儿多了近4个月。


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从2013年的41天增加到2022年的138天,增加了97天,蓝天含金量也大幅提升。


二变:河水变多了


大石河治理前后对比照片。治理后照片为安旭东摄


近年来,北京通过跨流域生态补水等多种措施为河道补水。


近五年,密云水库向下游生态补水超16亿立方米,不仅在2021年让潮白河时隔22年全线通水,还让唐指山水库结束了23年来空库运行的历史。北京5大河流更是重现了全线贯通入海的历史时刻。


三变:河岸变美了


马河治理前后对比照片。治理后照片为2023年程功摄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凉水河、亮马河、北运河等河道周边景观大幅度提升,成为了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空间。一条条昔日的小河沟、臭水沟蝶变为网红景观河。


四变:河水变清了


凉水河治理前后对比照片。治理后照片为2019年武亦彬摄


在北京,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市民的亲水空间。然而在十多年以前,不少河湖是发黑、发臭的“牛奶河”,令生活在周边的居民苦不堪言。十年来,北京市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治污行动”,根治河道顽疾。如今,北京市142条段669公里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实现长制久清,曾经的“牛奶河”成为“生态河”,市民多了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优美河湖吸引了鸟儿翩跹,河中越来越多的鱼类渐渐在此“安家”。


五变:山区变绿了


门头沟区清水镇西达摩村山上的煤矿关闭前后。均为王海欣摄


在郊区,北京多年持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还绿青山。截至2020年底,门头沟区已累计关闭固体矿山444个,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治理,与当地特色产业有机融合,走出一条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六变:绿地变多了


大兴区狼垡公园治理前后对比照片。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林木覆盖率仅有1.3%,刮风天“不裹纱巾出不了门”。现如今,北京林木覆盖率已达44.8%,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截至2022年底,北京已有城市休闲公园、城市森林、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等各类公园1050个,去年迎客超4亿人次。2023年,市民身边还将再添22处城市休闲公园和城市森林,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全市公园绿地500米半径覆盖率年内将达89%。


七变:城市变干净了


国贸桥、CBD对比照片(2012年、2022年拍摄)。


近年来,北京的施工、道路、裸地“三尘共治”,强化工地扬尘治理、严查细管道路扬尘、科学治理裸地扬尘,全市1.8万条城市道路实行清扫保洁分级管理,“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率达到95%,2412条具备条件的背街小巷实现全机械化作业;完成揭网见绿约7500公顷。2022年,全市降尘量降至3.6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12.2%。


八变:科技应用多了


2013年,工作人员在电脑前查看空气质量状况及数据发布情况(贾同军摄)。2023年,工作人员通过车载颗粒物监测系统,实时查看公交车及出租车监测到的PM2.5数值(武亦彬摄)


近年来,北京先后开展三轮次PM2.5来源解析,精准识别污染来源;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对街道(乡镇)颗粒物监测全覆盖;搭建全国首个重型车在线监控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平台、创新开展VOCs和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等,利用“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等大数据手段,构建“智慧+环保”闭环监管新模式。


九变:清洁能源变多了


大兴区美邻坊锅炉房改造今昔对比照片。


近年来,北京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化战略,累计完成4万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30余万户居民“煤改清洁能源”,全市煤炭消费量由2012年的2179.6万吨下降到2021年的131万吨,优质能源占比超过98.5%,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


十变:污染产业变少了


2012年5月拍摄的首钢(贾同军摄);2021年,首钢滑雪大跳台(邓伟摄)。


近年来,北京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专项行动,实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坚持疏解与提升并重,累计退出3212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分类整治1.2万余家“散乱污”企业;同时,对700余家保留的企业实施环保技改或“一厂一策”深度治理。全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稳定达到80%以上,稳居全国前列。


久久为功、标本兼治!


生态治理是一条漫漫长路。


北京这十年,“北京蓝”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未来的北京,还将书写更多“奇迹”!


未署名图片为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供图


编辑 赵熹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