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当地时间4月24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新闻稿称,印度4月份将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4月底,印度总人口将达到14.258亿,并预计数十年内将继续增加,将在2064年达到峰值。不过,由于人口估算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印度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具体时间点可能有待修正。

 

4月25日,新京报专访联合国人口估算与预测部门主管帕特里克·格兰德(Patrick Gerland)。格兰德表示,联合国做的仅仅是一项预测工作,随着越来越深入未来,预测数据愈发难以变得准确和具体。因此,联合国所做的预测更像是标注一个变化的范围区间。整体而言,印度人口的预测工作吸纳了过去的普查数据,结合了一般人口调查数据、从行政信源获得的国际移民数据,还有近年来医院登记的出生数据及死亡数据。


有外界声音担心,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地球或变得愈发拥挤。格兰德回应称,长期以来的现实是人类持续发展适应环境。所谓“地球承载力”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极限数值。地球能够承载多少人口,与人类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做出一些改变,那么地球最终或能够(继续)容纳所有人。


地球连线|专访联合国人口估计与预测部门主管帕特里克·格兰德(Patrick Gerland)。

 

气候变化暂时不能准确转换成具体影响,较难被纳入人口预测工作

 

新京报:印度即将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上一次人口普查还是在2011年,现在仍没有印度人口的具体数据。能否请你介绍一下,联合国使用了怎样的数据和预测工具对印度人口数据进行估测?

 

格兰德:对于印度、中国的人口数据,我们都主要依靠人口普查,这两个国家基本上每十年进行一次普查,统计人口数据。印度原本要在2021年进行普查,但是由于新冠疫情影响,统计工作被推迟到2024年。

 

我们所做的是使用来自印度的调查信息,在人口普查完成后,会出炉许多调查数据,其中会提供出生人数、死亡人数,我们还在行政资料中查到了一些关于国际移民的数据,即有多少人进入了这个国家,或者离开了这个国家。

 

再如近年来在医院登记的出生数据,如果医院报告了统计数据,那么我们将获得有关最近(出生情况)变化的额外信息。同样的还有死亡登记数据,但印度的死亡登记数据并不绝对完整和准确,所以我们做的仅仅是预测工作,使用过去的数据,加上从不同信息来源,获得的任何信息,用于预测如今的人口数据。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9日,印度孟买,人们挤在站台上等火车。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此前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将在本世纪80年代达到峰值104亿,在2100年之前,世界人口将维持在这一水平或开始下降。有专家担心,全球变暖及其影响没有充分被纳入预测之中。你在负责人口估算与预测工作时,是否考虑到这一点?

 

格兰德:我们在联合国进行的预测结合了过去的趋势,以及世界上不同国家所经历的变化。根据联合国发表的结果,你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深入未来,往后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时间,预测数据会愈发难以变得准确和具体。相反,我们所做的预测更像是标注一个范围,随着时间往后推移,这个范围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在我们所做的预测范围之外,有一些未知或不确定性最终归因于气候变化。事实上,我们现在的确没有设置具体情景以反映气候变化影响的具体假设。我们面临的困难挑战之一是将气候变化的假设转化为它对人口的具体影响,例如转换成人口迁移数量、生育率及死亡率等。到目前为止,科学还不太能清楚、准确地指导我们如何将气候变化转化为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人口红利”并不会“自动”发生,印度仍须大力发展经济匹配劳动力

 

新京报:在时间、速度和强度上,印度人口转型整体呈现出哪些特点?

 

格兰德:有意思的是,如果回看中国和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的情况,两个国家在人口、儿童数量、儿童存活率以及生活条件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的特点。中国和印度在最初的起点没有太大差别,然而这两个国家在随后的社会经济、投资、教育和妇女地位方面的发展轨迹非常不同。

 

如今的印度也不是之前的印度。印度已经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即每个妇女生育两个孩子,此前的数据是现在的两倍多。儿童死亡率有所下降,预期寿命也在提高。但印度这些变化发生的速度要比中国慢上许多。部分原因在于印度十分多元化,包含许多邦,甚至不能将它简单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每个邦都有非常不同的历史特征,一些南方地区可以更快、更先进地做出改变。而北方地区在采取措施,做出改变方面相对较慢。


4月25日,新京报记者专访联合国人口估计与预测部门主管帕特里克·格兰德。图/地球连线视频截图

 

新京报: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印度人口预计将在2064年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你如何看待印度人口未来发展趋势?

 

格兰德:的确如此,根据我们的预测,大约在本世纪中期,印度人口预计将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经历人口减少。原因在于当达到“生育更替水平”之时,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情况就是,每个家庭想要孩子的数量会减少。

 

到那时,挑战基本上在于国家、邦以及市政当局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家庭养育孩子、协调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是否做好儿童保育工作、有可负担的住宅,父母上下班通勤是否方便,父母是否方便居家办公,请几天假照顾孩子。这种灵活性越高,家庭越容易要一个以上数量的孩子。现在东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就面临这方面的挑战,预计印度未来也将面临类似的情况。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9日,印度新德里,人们聚集在贾玛清真寺外的市场区域。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有分析认为,随着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正给印度带来“人口红利”。你如何看待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给印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格兰德:中国经历了类似的“人口红利”情况,大量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在不同经济部门工作,提振整体经济。

 

但要注意的是,想要国家从中受益,这并不是“自动”发生的情况。基本上,人口只是一个供给。在目前情况下,的确有了更多年轻人,但问题是,他们有技能吗?他们有良好的教育吗?对于国家、政府以及经济(部门)而言,是否有机会建立商业工厂,开展经济活动,利用年轻人的技能,并让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利用人力资本资源帮助国家经济发展。印度在某种程度上仍处于这种机会的开端,想要最终实现中国做到的事情,印度仍须在制造业等各个部门持续大力发展经济。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于,现在他们有了劳动力,印度有足够的企业来使用这些劳动力吗?另外还要关注教育水平、技能掌握以及不同经济活动(人才)需求之间的匹配。

 

新京报:在预测报告中,印度因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备受关注。除此之外,你认为报告中还有哪些容易被外界忽略但非常重要的信息?

 

格兰德:就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在印度部分地区仍然面临着妇女地位、女孩和妇女教育等有关的挑战。正如我之前所说,不能将印度简单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部分地区社会环境非常先进。但在其他地区,仍然需要进一步投资教育,提升改善女孩和妇女地位,使家庭组成更加平衡。

 

一般情况下,在大多数人群中,我们预期男性和女性在数量上或多或少水平相当。但在目前生育率下降的背景下,印度部分地区偏好男孩的文化可能会导致男孩女孩比例失调。就社会文化层面而言,这带来了许多额外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存在于现在,而且会持续20年、30年,最终会影响几代人。

 

未来各地区人口特征逐渐“趋同”,地球承载力与人类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新京报:未来全球各个地区人口情况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格兰德: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在预测中看到的结果是,某种程度上各地区将出现一个逐渐趋同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过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有些国家的生育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他国家的数据则很低。在诸如人口状况、生活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国家间都有很大不同。近些年来,这些差异依旧存在,但已经减少了许多。

 

预计未来这些差异还会进一步减少,总体预期是在接下来的几代人时间里,世界将更加同质化,越来越多国家在生活水平、健康状况、教育程度以及人口特征方面拥有相似的特征。

 

情况较为特殊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他们还面临着许多政治、经济方面的挑战,最终导致人道主义危机,他们还遭遇了一些干旱等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困境。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当地人很难进行耕种和长期生活,最终人们会选择在别处生活,出现移民、难民的情况。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3日,印度阿姆利则,一家医院的特殊新生儿护理病房里,新生儿躺在辐射加热器上。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有专家担心世界人口规模可能会超出地球的容纳能力,地球变得过于拥挤,没有足够维持生活的资源。在你看来,这是否是值得担心的问题?

 

格兰德:现实情况要比这更加复杂。在过去100年里,世界人口已经增长了好几倍,达到了数十亿。长期以来的现实是人类持续发展适应环境。人类在科技、农业、生物工程和遗传学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很大进步,使更多的人能够生活在地球上,并且仍然能够获得食物。

 

所谓“地球承载力”,即地球上能支持多少人生活,这很难说,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极限数值。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数值一直在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这与科学、创新、技术有关。另外,它也不仅仅是关于能够提供多少食物的问题,这还与气候有关,与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关。

 

简短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视情况而定。地球能够承载多少人口,与人类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做出一些改变,那么地球最终或能够(继续)容纳所有人。如果每个人都对地球环境做出破坏,那么会对地球承载能力构成挑战。

 

新京报:针对你提到的“改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如何让人类在整体意义上建立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格兰德:在人类生产、消费活动方面,有许多可以着手之处。当提到这些挑战的时候,基本上都与能源相关。人们乃至国家政府可以选择更加清洁的能源用于制造业、家庭消费以及运输。这需要个人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更加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问题,也需要应用新技术、科学创新,以制造和使用更多清洁能源,有意识地应对挑战。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一些改变。但也要意识到,很多工作都必须在国家层面上完成。没有一个人可以单独做出所有必要的改变,地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国家间需要相互依靠。如果一个国家能做出所有需要的改变,这很好,但还远远不够。风、海洋、空气不会识别边界,不能在国家之间进行区分。所有国家必须相互协调一致做出一些全球性改变,否则这些问题不会自己消失不见。

 

新京报记者 栾若曦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