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许诺)4月27日,上海国际车展接近尾声,毕马威中国发布了《聚焦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座舱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随着汽车芯片、人机交互、汽车系统等软硬件技术水平快速迭代,汽车座舱开始全面进入智能化阶段,智能座舱成为汽车行业竞争焦点。

该白皮书概述了智能座舱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对智能座舱的主要领域、智能座舱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供应链重塑、行业投资并购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

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主管高级合伙人Norbert Meyring(诺伯特·梅尔林)表示,汽车产业目前处于多项变革同时发生的时期,科技进步推动变革产生,新变革催生新的需求,产业转型带动竞争格局重构。电动汽车兴起后,“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进入市场,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成为被广泛认同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决定汽车差异性的关键将是软件及软件迭代所带来的性能和功能升级。换言之,电动车的发展奠定了硬件基础,而接下来的软件定义汽车将是市场竞争的核心。

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徐侃瓴则表示,根据毕马威中国测算,2026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规模将达人民币2127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7%;其中抬头显示(HUD),域控制器等将是主要增长驱动部件。单车价值从2022年8100元人民币上升到2026年9650元,同期智能座舱渗透率从59%上升至82%。智能座舱赛道的成长性将不再依赖于基础功能渗透率的提升,而需着眼于可打造差异化体验的新型智能应用、带动单车价值的增长。座舱配置的全面升级带动单车价值量大幅提高,智能座舱单车价值将达到传统座舱的3倍以上。

报告显示,最近三年,操作系统成为智能座舱领域投融资的热点话题。一些规模较小的初创车载OS公司,凭借其较为扎实的技术积累和敏捷的开发响应速度,已获得国内新能源车企信任。信息安全、多屏联动以及应用多元化等方面是车主对于智能汽车操作感知最为核心的三个要素,这也成为初创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对产品的主要标准。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