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璐)随着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区域及北京经济社会活动水平已基本恢复常态,污染排放也回到疫情前正常水平。记者今天(5月9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与2022年同期相比有所反弹,但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略有改善,回归到了常态的改善趋势和改善水平。


同时,一季度还面临了气象条件不利、外来沙尘等因素影响,北京印发实施《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各区、各部门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五方面107项任务,加强统筹组织,推进各项任务措施落实。水、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


面对不利因素,北京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建筑垃圾消纳场、渣土运输车、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扬尘问题查处和视频监控平台使用;下发问题线索,精准指导、重点整治;定期通报道路、工地(场站)出口等尘负荷抽测情况;印发城市“揭网见绿”绿地养护技术指南,规范养护见绿地块。协同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组织开展VOCs“一厂一策”治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顺义区启动汽车制造行业整体清洁生产审核试点。重点石化企业完成低泄漏呼吸阀和紧急泄压阀更换,并完成近40万个密封点泄漏检测修复,进一步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


北京持续完善市场机制,加快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公布2022年度重点碳排放单位及一般报告单位名单,909家企业纳入重点碳排放单位名单;启动年度北京试点碳市场工作。加快推动试点示范,以低碳领跑者、先进低碳技术示范为重点,继续加快推进全市低碳试点;城市副中心举办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北京市绿色交易所与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签署气候投融资战略协议。


当前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空气质量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短期内还会出现波动,特别是今年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仍未改变,仍需久久为功。


接下来,北京市将继续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问题,加快推进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措施,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