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侧躺在病床上,麻药从右臂推入身体。随着医生左右旋转旋钮,白光镜在肠腔里进退或调整方向。显示屏上被白光镜照射的肠腔内壁,能隐约看到密密麻麻的血管。“只有干净的肠道,才能把病变看清楚。”

5月9日下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消化内镜中心的检查室内,消化内科护士丛雪正在配合医生为患者做肠道检查。

在此前进行的第一届北京医疗机构“天使杯”青年护士健康教育主题大赛决赛中,由丛雪参加的《肠道准备过三关》,科普了肠道检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作品中,丛雪把肠道准备工作分成游戏的三个关卡,她通过逐一介绍,带领观众“通关”。最终,作品获得了三等奖。

比赛之后,丛雪的工作和生活又回归了日常。5月12日“国际护士节”这一天,她也仍然在岗位上。

肠道准备对于后续医生对患者的肠道诊断和操作,影响很大。但丛雪发现,很多人都问泻药怎么喝,“我们觉得肠道准备还是没讲明白,希望通过大赛的科普,让患者更快了解清楚。”

4月26日,北京友谊医院护士丛雪正在科普肠镜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受访者供图

不做“被动”的护士

2020年,丛雪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经过两年的规范化培训,在其他科室轮转后,来到消化分中心消化内镜中心工作。

而在正式参加消化内镜中心护理工作前,她还经过了6个月左右的培训。“从熟悉内镜,内镜清洗消毒,到简单治疗的配合,再到复杂治疗的配合,一步一步学习过来的。”

丛雪说,相比起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消化内镜中心的专业性比较强,跟病房管理患者不一样,患者检查前中后期的管理,检查室环境、器械管理都归护士管。

5月9日下午,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护士丛雪(左一)和科护士长韦键(右一)配合医生给患者进行肠道检查。新京报记者 乔迟 摄

在患者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护士还需要跟医生和麻醉师配合。“护士并不是被动的执行,而是主动地参与患者的治疗手术。病变被成功剥离下来,我会由衷地感到开心,因为这是医护共同配合完成的一项工作。”

消化内科科护士长韦键是一名资深护士,1990年毕业后就开始从事护理工作,至今已经33年。

韦键也说,内镜护士和其他岗位的护士有所不同,有一定的主导性。切除息肉或者早癌病变时,医生操作、控制镜子,找出病变位置,而进器械切除就要由护士来做。包括切病变时出血,护士需要下小止血夹。止血夹的角度如何,什么时候释放止血夹,都需要医生和护士的密切配合。

丛雪记得,第一次看到一个患者胃部多发息肉时,她整个人都愣住了。“胃腔黏膜全是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息肉,感觉特别难受。”

而如今再遇到患者有胃部多发息肉,丛雪已经学会了息肉切除,“我也能把它都切掉。”看到患者胃腔重新平整,丛雪充满自豪感。

丛雪配合医生给患者做肠道检查。受访者供图

将护理工作延伸到院外

据韦键回忆,友谊医院2004年成立了内镜室,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房间,而只有一个操作台,只做检查,基本不涉及治疗。

随着内镜的发展,患者越来越多,内镜室扩大为内镜中心,兼具了检查和治疗功能。之后出现无痛胃肠镜,现在至少90%以上患者都选择全麻无痛。“我们现在宣传要把胃肠镜当作一个常规的体检项目,尤其是45岁以上,不查的话,早期癌症真的看不出来。”

“内镜这几年发展特别快,很多治疗都是在内镜辅助下做微创手术。随着镜子放大的倍数越来越大,前期的诊断也越来越精细。”而护理也需要同步发展,要把肠道准备做到最佳。

肠镜是了解肠道健康的快捷方式,而肠镜前的肠道准备至关重要。

韦键说,肠道准备对于后续医生对患者的肠道诊断和操作,影响很大。如果肠道不干净,肠腔里有粪便粪水遮盖病变,会影响医生的操作和判断。“泻药怎么喝,喝药的速度是怎样的,需要运动多久,排便的次数,大便的判断等,很多细节需要护士给患者指导。”

2021年5月19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确认了20家护理工作室为市属医院第三批护理工作室,其中就有北京友谊医院韦键消化内镜护理工作室。受访者供图

2021年5月19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确认了20家护理工作室为市属医院第三批护理工作室,其中就有北京友谊医院韦键消化内镜护理工作室。

韦键说,工作室由护理团队人员参与,深入到患者出院后,做好护理延伸的工作。

比如有喉癌、口咽癌的患者不能从口腔进食,只能在胃部打一个洞,伸入造瘘管进食。造口的维护特别重要,清洁不好就会造成感染,需要护理人员深度随访,长期管理。“造瘘患者能感到出院还有护士在帮他关心他,或者有事情可以通过微信群直接求助我们。”

胃造瘘患者90%都是老年人,但是最近有一个仅50岁左右的女患者因为癌症做了造瘘。吃饭完全不能进口,食物只能用破壁机搅碎后通过造瘘管打入胃里。

从住院病房、后期维护、出院随访,工作室的护理团队一直跟随护理,而且一直在鼓励她。前几天,女患者在微信随访群对护士说,“我特别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生的希望。”

韦键和护士们心里很震撼,“其实我们只是把工作稍微延伸了一点,但是作为患者能受益,会觉得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

多年前,一个刚生产的20多岁女患者因为重度胰腺炎入院。韦键记得,这个年轻女患者完全卧床,好多指标都不正常,多脏器衰竭,呼吸功能、肾功能很差,还有重度感染。

但是她的配合度很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护理后,韦键再看到她,跟住院的时候完全不一样。“精神状态特别好,好像换了一个人。如果患者恢复得好,我们很有价值感。”

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科护士长韦键(中)正在护理患者。受访者供图

“在快乐中学习”

丛雪说,早期为了准备护士大赛,她翻阅了大量的肠道准备护理指南,把指南当中比较生涩的文字转换成大众都能理解的内容。

最初的作品中,丛雪有大量对病理病症的解释,介绍一个小小的息肉是怎样发展成为肿瘤的。为了让观众对肠道准备有更快速地理解,后来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

友谊医院护理部主任骆金铠提到,作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给观众科普,比如“肠道准备过三关”,让观众觉得像闯关一样,有游戏感。

在比赛现场观看不同的作品,丛雪感觉收获颇多。“大家都喜欢在快乐中学习,看过其他医疗机构的节目后,我也在思考,在作品表现形式方面需要再加强,让大家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记住科普的内容。”

友谊医院每年都会举办《厉害了!我的美小护》健康科普大赛,到今年已经办了第七届。

骆金铠说,友谊医院这类三甲综合医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很短,有很多患者在出院时还带有一定的医疗、护理问题,比如像伤口引流没有完全恢复。回家后,还需要到医院或社区进行后续的治疗。


还有越来越多的慢性病患者,日常有护理需求。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自我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健康科普是一个能够让患者掌握自我照护技能的途径,所以现在医院特别关注护士科普技能的提升。

在7年的健康科普大赛中,每年都有优秀的科普作品涌现出来。“护士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掌握越来越好,所以比赛作品也越来越丰富,有小品、视频、动画,还有原创小程序。”比如,骨科的患者需要做各种肌群训练,骨科护士模仿健身软件做了一个小程序,帮助患者锻炼腰背肌,很容易学习掌握。

4月26日,北京友谊医院的护士在台下给丛雪加油。受访者供图

骆金铠提到,友谊医院把每年的科普优秀作品做成二维码,贴在相应科室的墙上,患者直接用手机扫码就可以学习。“我们没有浪费优秀作品,把它们统一作为医院共性的健康教育资源,全院现在有将近500个科普视频二维码。”

丛雪说,经过这次护士大赛,她会思考科普小品这类的科普方式,调动观众的互动和共情,明年继续参加科普大赛。

新京报记者 乔迟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