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加大。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再次致信国会,重申如果国会不及时采取行动,美国政府最早于6月1日将出现债务违约。

 

迫在眉睫的最后期限意味着,美国政府和国会需尽快弥合分歧并解决债务上限问题。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总统拜登确认将于16日再次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及其他国会议员就债务上限问题进行面对面会谈。

 

但目前美国政府和国会双方仍未达成协议。白宫坚称,国会提高政府债务上限不能附加条件。共和党人则认为,提高债务上限必须以削减政府预算为条件。

 

美财长重申,美政府最早6月1日出现债务违约

 

“如果国会在6月初之前没有采取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的行动,我们仍然估计财政部可能无法再履行政府的所有义务,并且政府最早于6月1日出现债务违约。”耶伦15日在给麦卡锡的一封信中写道。

 

耶伦敦促国会尽快采取行动。她说:“从过去的债务上限僵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等到最后一刻才暂停或提高债务上限可能会对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造成严重损害,提高纳税人的短期借贷成本,并对美国的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


资料图: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图/视觉中国

 

这不是耶伦第一次发出这样的警告。早在4月25日她就表示,如果国会接下来未能提高债务上限,由此产生违约,届时将引发一场经济和金融灾难。5月1日,耶伦在致麦卡锡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果白宫与国会无法在6月之前再次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最早将于6月1日突破债务上限而出现债务违约。

 

据多家美媒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在今年1月19日达到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当时,为避免政府债务违约,美国财政部已采取非常规措施。耶伦此前表示,非常规措施将帮助联邦政府履行义务至6月初。

 

最终期限迫近,美国两党仍在反复博弈

 

虽然耶伦提出的最终期限将至,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围绕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未能打破僵局。

 

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国会两党领袖曾就债务上限问题召开会议,但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当地时间2023年5月9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美国总统拜登与国会两党领袖就债务上限问题召开会议。图/视觉中国


国会的共和党人认为,提高债务上限必须以削减政府预算为前提。由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已批准该党所作的《限制、节约和增长法案》。根据该法案,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将提高1.5万亿美元,但需要联邦政府削减预算开支,收回未使用的应对新冠疫情资金,取消针对新能源相关减税措施等。

 

但拜登政府以及民主党人坚持提高债务上限不应附加条件。路透社分析称,这一法案几乎没有可能在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获批,即便获批也会被拜登否决。实际上,麦卡锡希望借助法案向拜登施压,促使他开始就债务上限问题谈判。

 

美国债务违约日期越发紧迫,拜登将在当地时间5月16日与麦卡锡及其他国会议员就债务上限问题再次进行面对面会谈。

 

对于谈判的前景,拜登和麦卡锡持不同的态度。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称,拜登5月14日表示,他对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感到乐观,“我真的认为,他们和我们都希望达成(提高债务上限的)协议,而且我认为我们能够做到。”

 

麦卡锡在他的公开言论中则显得更为悲观。同日,他表示两党仍然存在极大分歧,“他们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是在开会,但他们并没有在谈论任何严肃的事情。对我来说,他们似乎更希望违约,而不是达成协议。”

 

谈判僵局持续,美国和世界经济或面临严重后果

 

外界分析称,美国史上尚未发生过实质性的债务违约,但围绕债务上限的谈判陷入僵局也会带来巨大冲击。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加里·金斯勒5月15日表示,债务违约将是“难以想象的”,并形容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犹如即将发生“熊熊烈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如果美国未能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并出现债务违约,美国和全球经济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如果美国债务违约,将削弱人们对联邦政府按时支付所有账单能力的信心,大量人员失业,影响政府的信用评级,并引发金融市场的大规模动荡。

 

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对美国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的预期不断恶化,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混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这种金融市场的混乱很可能伴随着股票价格的下跌、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的丧失以及私人信贷市场准入的收缩。”

 

美国上一次被视为面临严重的违约风险是在2011年,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就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持续到出现债务违约日期前的几个小时,最终以奥巴马政府同意削减公共支出,换来了国会批准提高债务上限。

 

虽然那年美国没有陷入实质性违约,但依旧造成了巨大冲击。2011年的谈判僵局引起美国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美国历史上首次遭遇主权信用降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被迫为其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支付更高利息。


新京报记者 朱月红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