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肖隆平)5月2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新京报社联合主办的“2023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是为推进落实我国老龄化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而举行的一次大会。

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机构的领导和业界、学界大咖,共同探讨我国老龄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遭遇的痛点和难点,分享创新与突破的经验,并凝聚共识、汇总各方亟需的政策支持。

各方积极表态助力老龄化事业健康发展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李松林指出,根据老龄人口的增长趋势和需求发展,我们还有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包括强弱项、补短板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在新征程上要凝心聚力,开新局,争取更大的发展。

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军胜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大的社会变迁之中,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但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老龄产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寻找新的路径、发展新的模式,将老龄化问题转变成为发展的机遇,这是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都要积极面对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十四五”时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预计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刘军胜表态,作为一家新型主流媒体,新京报希望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索新型老龄产业模式,助力发展老龄科技,推动老龄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并且,在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三者的作用下,构建出一套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服务体系。

作为论坛指导单位,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肖才伟认为,老龄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服务保障,也是很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跨界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向。加快老龄产业发展,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发展新动能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老龄产业也是一座“金山银山”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做主旨演讲时表示,不要把人口老龄化只看成是负担,只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障碍,而应该看成是第二次开发的生产力,一座隐藏着积极正能量的“金山银山”。这个庞大的人群既是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也是一种新型生产者、劳动者,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生产、管理经验,是不可替代的劳动技能者和工匠手艺师,以及不可多得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认为,发展“银发经济”的意义简单说三条:中央有部署、市场有潜力、群众有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要增进民生福祉,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

对于一个当下拥有2.8亿老人,2050年将有5亿多老人的国家来说,如何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看来,如果我们能够应对好,对于全世界来说既是一个贡献,也是开辟了一条中国式道路,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应对方式,所以这是一个中国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用好市场、科技助力健康养老

当前,以科技创新破解养老难题正成为一种新趋势。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未来的技术有可能对破解我们社区居家养老难题提供新的契机和机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智慧本身不养老,智慧养老应当与传统居家社区场景结合,融合度越高越有意义。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职驻会副秘书长、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永春介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推进跟发展对一些关键技术和智能产品的研发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些高性能的微型化智能穿戴技术、定位技术、健康检测和监测技术、健康管理平台集成设计有了突破。企业、养老机构探索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紧急救援、数字化娱乐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日趋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表示,人口老龄化有很多问题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但从国际经验看,所有国家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需要借助于市场,而且市场这只“手“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努力,一方面也要把市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要充分把银发经济的规模和银发经济的潜力进一步激发出来。

此外,足力健老人鞋创始人、足力健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京康也从如何抓住老龄群体的诉求生产提供更好适老化产品角度做了主旨演讲。

深耕市场是居家养老产业未来新趋势

论坛上,主办方还举行了《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仪式。白皮书支持单位包括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中国光大养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上海小度技术有限公司、足力健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办公室副主任高鑫丽在《白皮书》发布时介绍,随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解决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着力构建社区居家相结合,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切实了解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积极寻求应对策略,调研组通过广泛走访和调查,充分研究论证,最终形成了这份白皮书。

《白皮书》成果涵盖政策体系、服务供给、产品供给、文化生活、老年理财、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六个方面。研究认为,随着60后群体陆续步入老年,这群“新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高、心态年轻、医疗养老等保障健全、积蓄的养老资产较为宽裕、更加追求时尚潮流和生活品质,从而释放出庞大的新需求,引领老年用品走向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定制化发展的道路。

面对新的机遇,居家养老产业市场主体应进一步深耕市场,做好市场细分,了解和挖掘服务需求,创新改进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丰富、更加精准、更加贴心的个性化产品,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鞍山案例

当天下午,主办方介绍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建设经验。鞍山是东北老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鞍山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改革意愿强,通过开展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支持创新、业态模式创新和适老环境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全力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建设,鞍山市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具有鲜明特色,极具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职驻会副秘书长、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永春介绍称,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局面,鞍山市人民政府从三个层面来做好应对工作:资源整合、有效机制、强化保障。

以“资源整合”为例,王永春介绍,因为历史原因,鞍山形成了鞍山市和鞍钢两套医疗体系。经整合后,大量的医护人员可以从事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并将一些闲置医疗资源为养老服务提供了场所支持。另外,充分发挥鞍山市老龄产业协会连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作用,积极与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对接,组织成立专家组,全力支持鞍山发展老龄产业。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推进“公办民营”、“公建民营”、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委托专业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借助互联网手段,通过可穿戴设备、智能监护、智能轮椅、智能手机等,将数据实时传输到信息平台并充分利用养老大数据,增加政府分析决策能力。自2022年起已将养老扶持政策补贴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确保信息准确,补贴精准。自2021年起,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民办养老机构,按月收住老年人数量享受每人每月125元的床位运营补贴,运营50张家庭养老床位以上的机构或社会组织,给予家庭床位建设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年400元,连续给5年。针对为城镇特困供养失能老年人和低保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服务的,每人每月给予居家养老服务补贴400元。

鞍山市建立了一套非常有效的工作“机制”,市委书记、市长作为组长,成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作为副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老龄委、市直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工作。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此外,鞍山市为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有“保障”的。王永春介绍,鞍山市政府将“重点联系城市”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列入市政府2021年-2023年民生工程考核。市委、市政府督察室按照时间节点实时督办。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进行考核。

编辑 柯锐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