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太空出差”186天,今日清晨,神十五乘组成功返回地球家园。目前,航天员乘组已平安抵京。作为大家口中的“圆梦乘组”,半年时间里,他们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刷新了许多纪录,一起回顾。

 

6月4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圆满完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乘机平安抵达北京。3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之后,将在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航天员恢复工作分隔离恢复阶段、疗养恢复阶段和恢复观察阶段,经半年恢复,航天员转入正常任务训练期。



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今日14时左右,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与相关实验人员对返回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并交接相关实验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空间应用系统随神舟十五飞船返回舱共下行15项科学项目的实验样品,包括细胞、线虫、拟南芥、再生稻等生命实验样品,以及多种合金材料、新型红外探测器材料、非晶薄膜材料等材料实验样品。下行实验样品总重量20余公斤。阅读全文>>>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其中,航天员邓清明、张陆都是首次执行飞天任务。

 

作为迄今为止执行任务时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神十五乘组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还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


2022年11月29日20时1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图/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的两个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中国空间站首次同时入驻6名航天员。

 

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期间开展了很多项科学实验,其中有多个项目都是首次。例如,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使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航天员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为未来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今年3月,在地面科研人员和航天员协同配合下,梦天舱燃烧科学柜中的实验系统成功执行首次在轨点火测试。阅读全文>>>


航天员的家人们也通过直播见证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凯旋。

 

航天员费俊龙的家人在其家乡江苏昆山,见证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凯旋。费俊龙的姐夫黄建明介绍,费俊龙已有4年没有和家人团聚,此前通过视频联系,他很关心家人的身体状况。黄建明称,费俊龙还没有住过家里新盖的房,希望他安全返回后,能早日回家和家人团聚。



航天员邓清明妹妹李赛英在江西宜黄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看直播。李赛英说,看到哥哥安全落地,压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邓清明母校东陂中心小学也组织学生观看神舟十五号着陆。该校老师称,学校掀起航天热,还成立了航天中队。





春天,气温回升,空气干燥,是极容易出现森林火灾的时候。从4月开始,来自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支队和哈尔滨森林消防支队的374名消防员,从营区来到各个林区深处的驻防点驻守,保证一旦有火情,能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消防员们面临的难题有很多。平日里,消防员都会深入林内巡逻,勘查道路情况,“是否通车,人能否走,防止真有火情的时候因为走错路延误时间。”呼玛大队大队长韩雪说。有些路是种地、放牧的人走出来的,其实是死胡同。呼玛县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常有原木搭成的小桥,“这些桥今年在,明年可能就不在了,我们得提前了解。”这些实时信息,都会被更新进他们的电子地图系统里。


森林消防员携带装备巡护。图/哈尔滨森林消防支队沾河大队三中队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支队的李斌刚来到消防队伍的时候,一次打火打了四五天,食物和水都没了,只能在桦树树干上用刀划开一个槽,拿矿泉水瓶接流出来的树浆喝。饿得受不了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包里还有出发前临时塞的三四个馒头,但不够分,只能一个班十个人分一个,“我们班那个馒头传下去之后,回到我手里,还是一整个。”在最贫瘠的环境里,人们生出了最坚实的情谊。

 

其实,他们和火打照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近些年,在东北林区,火灾一直在减少,尤其是人为原因导致的火情。大家的防火意识不断提高,在大兴安岭地区,人们不会在室外抽烟,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防火宣传旗帜和用于灭火的水源,还有人员举着宣传牌,提醒往来司机注意防火。

 

一片林子在烈焰里逃生,留下的疤痕是好几年都去不掉的:烧断的枝子散在地上,黑漆漆的小树仍旧直立,却再不能生长。但每年4月底、5月初,春天来的时候,总有新的树开始发芽,他们能闻到那股香气,几乎只需要一场大雨、一个晚上,整片山就绿了。阅读全文>>>




网红明星“AI克隆人”产品的上线,打破虚实界限的同时,也引发了舆论担忧。“花30元和网红明星视频聊天”背后,隐私安全如何保障等问题有待解决。这一商业模式“看似可行”,但道路尽头仍是未知之境。

 

这种操作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看似可行的商业模式,首要原因是“克隆人”的AI技术门槛大幅降低。本质上,只需要一个通用的面部和语音识别技术,接入一部分聊天大模型,再获得肖像权等隐私数据的使用许可,便可以凭空制造一个虚拟人,与粉丝完成基础互动。

 

其次,情感、社交和偶像崇拜,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性需求之一。比起商业效率的提升、AI作画写代码等应用领域,满足现代人尤其是都市生活中的精神孤独问题,也是AI技术会率先应用的场景。


资料图。图/IC photo


此次引发争议的“AI克隆人”,本质上依然属于数字虚拟人经济的一部分。唯一不同的是,这并非纯粹的“虚构”,而是将现实世界的形象和关系投射建构到了AI之中,现实偶像与现实的粉丝互动被AI复制到了虚拟空间之中,虚实之间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

 

理论上,复制虚拟偶像只要在数据保护、内容审核等问题上不触碰法律红线,暂时仍然没有太多可以监管的理由和工具。但过度泛滥的虚拟偶像、数字人如果成为了人类精神互动社交的主要载体,我们的人际关系、精神世界都将面临巨大的不可知的改变。

 

这正是过去不少科幻作品所描摹和担忧的,AI克隆偶像的出现和普及,无疑是将人类的精神世界朝虚拟化方向再向前推了一步,而这道路的尽头将是什么样的未来,则真是未知之境了。阅读全文>>>




洪都拉斯首任驻华大使揭晓。洪都拉斯总统日前通过社交媒体账号宣布,萨尔瓦多·恩里克·蒙卡达将出任洪都拉斯驻华大使。蒙卡达是洪都拉斯著名的科学家和药理学家,曾入围诺贝尔医学奖。

 

当地时间3月25日,洪都拉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与中国台湾断绝“外交关系”。3月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政府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作为洪都拉斯首任驻华大使,蒙卡达博士于1998年入围诺贝尔医学奖,他证明了一氧化氮(通常被认为是废气中的一种普通空气污染物)实际上是心血管系统的一个重要调节器。


洪都拉斯驻华大使萨尔瓦多·恩里克·蒙卡达。图/央视新闻

 

蒙卡达还监督了治疗疟疾、癫痫、偏头痛和癌症药物的开发,他对证明了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肌梗塞和中风等心血管事故中的作用作出贡献。此外,他曾指导伦敦大学学院沃尔夫森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工作,并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癌症研究。

 

自然环境多样,洪都拉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该国被赋予“精灵森林”的美誉,备受全球旅游爱好者青睐。此外,洪都拉斯矿产资源同样丰裕,银储量居中美洲首位,有“银色山丘”之称。

 

这个中美洲国家每年都要庆祝众多极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如“鱼雨节”、蓬塔戈尔达节等。每逢传统节日,各地经常举行盛大游行和音乐表演等活动,身着当地传统服饰的洪都拉斯民众载歌载舞,极具风情。阅读全文>>>


编辑 李佳蓉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