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冯琪)“提高分数要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养的提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将越来越小。”6月7日中午,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首场语文科目考试结束,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指出,试卷使用了多种新题型。例如读写结合类试题,是首次在高考全国卷中正式使用。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评析中指出,基础教育各项改革进入关键期,202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新理念,呼应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下功夫。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要求,“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据悉,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落实这一要求,使用了多种新题型,不同卷种同一模块试题也有差异。“这一举措释放出明确的信号:提高分数要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养的提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将越来越小。”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评析中写道。

例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人·技术·时间”,材料的思辨性特征明显;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使用两则内容相关而富有张力的材料;新课标I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材料围绕特定的话题组织;新课标II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类试题,材料是从试卷内其他模块的材料中衍生出来的。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指出,其中,读写结合类试题是新推出的题型。由于是首次在高考全国卷中正式使用,所以,只是和其他模块材料进行了弱关联,避免阅读障碍造成审题立意的困难。

同时,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表示,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考查考生语言积累、梳理与迁移运用能力。

例如,新课标I卷和II卷的第17题(3)小题,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对古代名句的应用,答案并不唯一,填入的内容只要符合设定场景即可,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2023年,17个使用全国新课标卷的省份所用的教材均为国家统编教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评析中指出,新课标I卷和II卷试题系统地增强了与统编教材的关联。例如,新课标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要求考生写一则关于作品短评的思路,这一命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