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戴轩)近日,由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清华一附院”)负责接站的大理州第34批先心病患儿抵京。10年来,这是清华一附院的接站车辆第34次开进北京西站。长期以来,清华一附院依靠院内先进医疗技术,创立医疗帮扶新模式,通过当地政府、基金会以及清华一附院三方联合救助,已惠及8万余名患者。


清华一附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12月13日,清华一附院与大理州人民政府、爱佑慈善基金会签署了“大理州—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少数民族地区困难家庭先心病儿童救助协议”。10年来,通过医疗帮扶新模式“大理模式”,当地政府、基金会、清华一附院三方联合救助,实现“当地医保报销一部分、基金救助一部分、医院减免一部分”,达到困难家庭治疗费用基本零负担。


清华一附院院长张明奎介绍,10年来,这一专项救助项目得以推广,目前已涉及国内29省份,为8万余人进行了先心病筛查。针对困难家庭,医院累计完成4000余例手术,获得救助资金8000余万元,并在云南大理、贵州六盘水等地设立了先心病筛查基地。


除了救助困难家庭先心病儿童,该院还对当地医疗技术力量进行培养扶持。据不完全统计,该院10年来免费接收包括大理州南涧县、宾川县、弥渡县等地的心脏超声诊断和新生儿科专业医务人员进修学习,支持当地医院学科建设和业务水平提升,还与国内少数民族聚居区的40余家医院签署了医疗帮扶协议,与多家医院签署了医疗救助协议。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