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校内图书馆、实验室,各学院专业摆展台提供最新的招生计划,校艺术团学生现场一展歌喉……6月18日一早,首都师范大学2023校园开放日暨招生咨询活动开启,青年大学生现场演出成为活动亮点,让高校校园更添活力。
 
新京报记者现场了解到,首都师大2023年在全国29个省份计划招生2963人,保持稳定。其中,在京招生计划2103人,比去年略有增加,是双一流高校在京招生规模最多的高校之一。

6月18日,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开放日上,家长们在认真咨询招生政策。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学生现场展示艺术特长,各实验室开放供考生家长体验
 
校园开放日政策咨询的主场地设在该校体育场上,6月18日一早,体育场内便传来了悠扬婉转的戏腔,首都师大艺术团的学生们在现场铺设红毯,艺术团“七团一台”的学生们现场轮番展示自己的艺术特长,使校园文艺氛围浓郁。记者了解到,现场不仅有京剧团的学生,管乐团、话剧团、舞蹈团、合唱团、弦乐团的学生们也分别展示自己在朗诵、乐器表演方面的才艺,“一台”指该校艺术团下设的青年学生广播电台,负责主持串场。

校团委艺术团秘书长曹佰媚介绍,演出的学生们来自各个专业,并非艺术专业学生,她们平时因个人爱好及艺术特长加入了艺术团,在学业之余,积极参与各种特色活动丰富了自己的校园生活。“今天还有不少考生家长来向我们咨询,说孩子有弦乐特长、钢琴特长,询问如果考进学校如何加入艺术团,为自己的学业增值。”曹佰媚笑着说道。


首都师大艺术团的学生们现场表演才艺。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在体育场的另一头,关于选专业、招生计划的咨询也一并展开,家长们拿着各学院送出的小册子仔细询问。“农村户口,能报农村专项或乡村教师吗?”“报考乡村教师可以回到自己村里教书吗?”在咨询台前,来自大兴区的王女士问得很详细。她告诉记者,家里是当地农村户口,儿子从小便崇拜教师,希望能读师范专业,将来回家乡服务身边更多的农村孩子。“现在大兴机场也开了,我觉得我们郊区、农村发展非常快,空气还好,一点不亚于城内。”王女士笑着说,村里近年来开设了很多中小学校,新农村的建设中,中小学改革成为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环境和硬件条件很好,她的儿子希望成为当地农村师资力量的补充。
 
记者注意到,当日,该校图书馆、实验室、智慧教室也一并对外开放,供考生和家长体验,其中包括化学系的分析测试中心、数学科学院的北京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展厅、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的地质标本陈列馆和城市环境过程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
 
“遥感专业正好在我们选择范围内,孩子从小就热爱地理,地理信息科学这门专业也不错。”在城市环境过程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来自昌平区的张先生介绍,儿子理工科成绩不错,尤其地理成绩优异,在昌平区单科成绩排名第五,此次来首都师大就是瞄准地理方面的专业而来。虚拟仿真的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六旋翼、四旋翼无人机……在实验室内,一排排无人机激起了小张的兴趣,听说这都是老师带着学生们研发出来的,还会在教学中应用、去野外实习,他显得格外兴奋,“会有很多实操吗?都想飞一飞!”
 
拓宽师范生考研升学渠道,新增多项“双学位”培养项目
 
据介绍,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介绍,今年该校的招生亮点是提供了四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渠道,加大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招生和培养。

在该校一间实验室内,考生认真咨询专业培养特色。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首先,今年该校拓宽了师范生考研升学渠道,为北京市培养高素质和高学历的师资队伍。“我校鼓励和支持师范生考研,师范生毕业当年就可以继续攻读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和本校所有类型的全日制研究生。”臧强介绍,该校师范生实行免收学费的政策,毕业后双向选择到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就业。如今拓宽了师范生的考研渠道,学生们就无须局限在师范专业内升学,“比如本科学习了数学师范,研究生可以读所有的数学专业,拓宽了考生的发展机会。”
 
其次,该校推进和优化“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项目招生。臧强介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由教育部2019年发起,旨在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该校共有历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基地入选,是北京市属高校唯一拥有该基地的高校。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对优秀学生精准培养的有效路径。第三,该校深入推进高质量的实验班招生,在数学类(数理实验班)、历史学(基地班)、生物科学类(实验班)、小学教育(师范)(敬修书院)、小学教育(科学师范)(伯良书院实验班)等实验班招生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心理学(潘菽实验班)、学前教育(师范)(君颀书院)两个实验班的招生。
 
臧强介绍,第四大招生亮点是,该校新增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优势学科强强联合,打破学科和专业边界、院系边界,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首都师大在去年首次设立“世界史+外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历史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考古学+地理信息科学、哲学+教育学的3个双学士学位的招生项目。
 
臧强表示,今年首都师大对各专业的招生计划继续进行优化调整,将招生计划向学校招生和就业好的专业、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以及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倾斜。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